杨昭丝毫不为所动,他直视皇帝,声音平静而坚定:“陛下,国债并非妖言。它是一种向民间借贷的方式,以国家信用为担保,承诺未来偿还本金和利息。如此一来,既可迅速筹集到巨额资金,又不会加重百姓负担,反而能将民间闲散的财富,汇聚到国家建设之中。这在海外一些国家,已是行之有效的做法。”
“至于优化税收,草民认为,重农抑商固然重要,但若能合理引导商业发展,使其成为国家财富的源泉,则可事半功倍。例如,可降低部分商税,刺激流通,同时对暴利行业征收特定税种,实现公平……”
他的话语如同一道惊雷,在朝堂上空炸响。这些理念,超越了在场所有人的认知。
皇帝的脸色变幻不定。他虽然对杨昭的提议感到震惊,但内心深处,却隐隐觉得这其中蕴含着某种解决困境的希望。他抬手,制止了殿内官员的喧哗。
“杨昭,你所言国债,可有详细章程?”皇帝的声音,压制住了所有质疑。
杨昭知道,皇帝已经动心了。他从怀中取出一叠早已准备好的文书,双手呈上。
“回禀陛下,草民已将国债的发行方式、利息计算、偿还机制以及风险控制等,都详细列于其中。若陛下允准,草民愿以大乾钱庄之力,协助朝廷发行首批国债,以证此策之可行。”
皇帝接过文书,翻开仔细阅读。他越看,眉头的褶皱越深,但那份疲惫却渐渐被一种前所未有的专注所取代。殿内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皇帝和杨昭身上,等待着最终的裁决。
良久,皇帝放下文书,他抬起头,看向杨昭,目光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震惊,有思索,更有几分难以置信的赞叹。
“杨昭,你此策……”皇帝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他深吸一口气,环顾四周,最终将目光定格在杨昭身上,“你此策,若是能成,便是为我大乾开创了前所未有的盛世!”
他没有当场拍板,而是将文书递给身边的内侍,沉声道:“此文书,交由户部、吏部、兵部、刑部几位尚书传阅,三日后,朕要听听你们的看法!”
此言一出,殿内官员们面面相觑。皇帝竟真的要考虑这等“离经叛道”的提议?杨昭,这个年轻的商贾,竟真的一语惊人,震动了整个朝堂!
杨昭知道,这只是开始。真正的挑战,将在接下来的三天内,甚至更久。那些老牌的权贵和保守势力,绝不会轻易接受他的新政。
他平静地站在殿中,等待着皇帝接下来的安排。他已经给京城送上了一份“大礼”,接下来,就看他们如何消化这份“惊喜”了。
而他,也已经准备好,迎接京城即将掀起的,更大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