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快有了定计。
一道新的指令,通过秘密渠道,再次送往泉州。
苏墨接到指令后,面上浮现出一抹惊异。
杨昭的策略,比他想象的更为大胆。
泉州城中,王氏和陈氏的降价攻势,持续了一段时日。
他们以为大乾钱庄会因此退缩,或者不得不跟随降价。
然而,大乾钱庄却没有任何动静。
既没有降价,也没有高价反挖工人。
这让王延庆和陈永泰感到一丝疑惑。
“杨昭这是在搞什么鬼?他难道想坐以待毙?”
王延庆坐在自家客厅,对陈永泰说。
“或许他已经黔驴技穷了。”
陈永泰冷笑一声。
“听说他们的河道工程,已经因为工人流失而进展缓慢了。”
就在这时,大乾钱庄泉州分号,忽然在城中张贴出数张告示。
告示的内容,让整个泉州商圈为之震动。
“大乾钱庄,特推出‘泉州特产远期订购’业务!”
告示上写道。
“凡持有钱庄银票的商户,可提前签订未来三个月至半年内的丝绸、瓷器、茶叶订购合同,钱庄将以低于市场价一成的价格,保证供货。”
“同时,钱庄将对合作商户进行信用评级,评级高的商户,可享受更低的贷款利息,以及优先使用钱庄海外商路的权利!”
这则告示一出,泉州商界哗然。
“远期订购?这……这闻所未闻!”
“低于市场价一成?大乾钱庄疯了吗?”
许多中小商贾,起初是不信的。
但很快,有几家与钱庄合作已久的老商户,在钱庄的担保下,率先签订了远期订购合同。
钱庄当场支付了部分订金,并承诺按时交货。
这让那些观望的商贾们,再也坐不住了。
低于市场价一成的价格,意味着巨大的利润空间。
而且,钱庄还提供了贷款和海外商路的支持。
这简直是雪中送炭。
“王家和陈家虽然降了担保费,但他们的货源价格可没降!”
“是啊,而且他们的票据,不像大乾钱庄的银票,能在全国各地通用。”
一时间,大乾钱庄门前,再次排起了长龙。
这一次,前来咨询和签订合同的,不再是小商小贩,而是泉州城内,那些被王氏和陈氏压制已久的中型商贾。
小主,
他们渴望突破两大家族的垄断,而杨昭的“远期订购”和“信用评级”业务,无疑给他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