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夏洛特烦恼》的社会效应开始显现。
各大公司团建首选该片,情侣约会必看,甚至连相亲都以“你看夏洛了吗”作为开场白。
“你看夏洛了吗?”成为了新的社交问候语。
在这股热潮中,一位网名为“考据狂魔老白”的博士生观众,因其严谨的考据风格在小圈子里小有名气。
老白连续五刷了电影,不是为了剧情,而是为了记录影片中每一个可能存在“穿帮”或“彩蛋”的细节。
他整理了一份长达万字的观影笔记,从夏洛穿越后墙上的海报,到老师办公室的搪瓷杯等等,无一遗漏。
老白对凌夜的细节把控能力感到震惊,他开始相信这部电影里埋藏着更深的东西。
第六次观影时,他将注意力集中在夏洛穿越回教室的第一个长镜头上,逐帧分析黑板上的每一个字。
黑板上,用粉笔写着一首教学用的古诗词,老白立刻将这首词记录下来:
“依依宫柳拂宫墙,楼殿无人春昼长。燕子归来依旧忙。忆君王,月破黄昏人断肠。”
回到家,老白习惯性地将这首词输入蓝星最大的古诗词数据库进行检索,准备标注出处。
检索结果显示:“未找到相关记录。”
老白愣住了。
他揉了揉眼睛,重新输入一遍,结果依然是“未找到相关记录”。
“可能是我记错了?”老白自言自语。
他打开电脑,找出刚才在影院偷拍的模糊照片,放大黑板部分,一个字一个字地核对。
“没错啊,就是这首词。”
老白换了另一个古诗词数据库,结果依然是零匹配。
“奇怪了…”
他开始怀疑自己的专业能力,作为一名古典文学博士生,这种基础考据工作应该不会出错。
老白打开了蓝星最权威的古典文献电子库,输入关键词“依依宫柳”、“月破黄昏”进行模糊搜索。
依然没有结果。
他甚至翻出了几本纸质的古诗词全集,一页一页地查找。
三小时后,老白瘫坐在椅子上,额头上布满汗珠。
“不可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