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不是谁更有道理,而是谁拿更多票

整个舞台瞬间安静下来,只有一束追光和一把木吉他。

“给我一把木吉他就够了。”陈菲的声音清晰地传遍全场。

现场的观众屏住了呼吸。

临时换歌已经够震撼,现在连伴奏都不要了?

陈菲坐上高脚凳,纤细的手指轻抚琴弦。

她亲自拨动琴弦,一段质朴得近乎粗糙的民谣前奏响起。

没有任何修饰,没有任何技巧炫耀。

就是最简单的和弦进行。

但就是这种简单,在刚才被《我怀念的》洗礼过后的现场,显得格外真实。

陈菲闭上眼睛,开口了。

“第一级台阶,是十六岁的窗台,我对着月光,唱走了徘徊。”

她一开口,便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声音里没有任何刻意的技巧,就像一个朋友在跟你聊天,在跟你回忆过往。

台下的观众立刻被带入了她营造的世界。

“第二级台阶,是酒吧的小舞台,我抱着吉他,等来了喝彩。”

每一句歌词都对应着一个人生阶段,每一级台阶都是一次成长的印记。

后台等待区里,林哲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他听得出来,这首歌的每一句都在描绘一个音乐人的成长轨迹。

从懵懵懂懂的少女,到小有名气的歌手,再到如今的歌后地位。

“她这是在讲自己的故事。”林哲喃喃自语。

“不,她在讲所有音乐人的故事。”陆风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歌曲继续进行,陈菲的声音开始带上了岁月的沧桑。

“第十级台阶,是出道的那一天,我笑着流泪,告别了昨天。”

这一句,让现场很多人想起了自己人生中的重要节点。

不只是音乐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出道时刻”,都有告别过往、拥抱未来的瞬间。

与《我怀念的》那种失去后的“怀念”不同。

《拾级》是在“肯定”每一步走过的路,无论是荆棘还是坦途。

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

江沐月的歌让人怀念,陈菲的歌让人思考。

“第二十级台阶,是聚光灯的海,我闭着双眼,听见了未来。”

歌曲没有高音,没有炫技,却充满了时间的厚度。

她唱的不是技巧,是人生。

总控室里,苏晴握紧了拳头。

绝了!

她对着副导演激动地说。

她把沐月设置的局面,完美地化解了!

现在不是沐月在质问所有人,而是陈菲在为所有人解答!

监视器里,陈菲的表演接近尾声。

她的声音变得更加温和,像一个长者在分享人生感悟。

“第一百级台阶,还是那扇窗台,我对着月光,唱起了现在。”

歌曲回到了开头的场景,但意境已经完全不同。

同样是月光,同样是歌唱,但心境已经从迷茫变成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