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的办公室里,空气沉闷得像凝固的胶水。
他指尖在鼠标上停滞片刻,先点开了刘明辉发来的《归途》Demo。
前奏响起,刻意堆砌的弦乐昭示着其不菲的制作成本,钢琴音符精致却冰冷,标准的“天王级流水线”产物,宏大,却空洞得令人窒息。
旋律倒是流畅,较之上次被毙的《留不住》,《归途》的歌词意境确有提升,不再局限于狭隘的男女之情,试图探讨人生的聚散与回忆。
副歌部分,连续的高音层层递进,爆发力十足,技巧几乎拉满,闭上眼,王浩几乎能想象出薛凯在万人体育场引吭高歌的场面。
一曲播完,王浩面无表情地摘下耳机,食指在桌面上烦躁地轻点。
毫无疑问,《归途》是一首制作精良、具备很高商业价值的作品。
刘明辉确实下了苦功,也听取了薛凯团队的反馈,试图在“薛氏情歌”的基础上做出拔高和拓展。
但…这改变不了内核的陈腐。
《归途》虽然华丽璀璨,技巧圆熟,情感也足够“浓烈”——那种按照市场需求精准调配的浓烈。
像一件橱窗里标价昂贵的工艺品,闪耀着“我很高级,快来买我”的光芒,但唯独缺少了能触动人心的那份“真”。
王浩几乎能预见,这首歌若给薛凯唱,大约又是一首热播数月然后迅速被人遗忘的“金曲”。
市场或许会为此买单,但薛凯呢?那个在事业瓶颈期,迫切需要一首能真正代表“当下自己”的作品的薛凯,会被这种东西打动?
他吐出一口浊气,目光移向了另一个音频文件——《山丘》。
文件名下,干干净净,没有任何多余的描述,不像刘明辉,还特意标注了“《归途》Demo-刘明辉(呕心沥血之作,望王主管品鉴)”。
王浩的鼠标在《山丘》上悬停,足有十几秒。
公司内部对凌夜的破格提拔本就非议颇多。
薛天王这个项目,几乎是所有人都等着看凌夜笑话的舞台。
点开它,意味着什么?或许…罢了。
他带着几分认命,按下了播放键。
没有恢弘的前奏,没有华丽的编排。
一串质朴的木吉他扫弦声,粗粝得像是从积灰的旧录音机里放出,带着一种历经时光打磨的沉静,猝不及防地撞进王浩的耳膜。
紧接着,一个声音响了起来。
那是一个略显沙哑、带着些许颗粒感的合成男声。
“想说却还没说的 还很多
攒着是因为想写成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