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和银钱好说,咱明日便可让户部与内府监办好。只是这宅院…”
朱元璋略一沉吟,脑中飞速闪过应天府周边皇庄别业的分布图。
忽然,他眼睛一亮,想到了一个绝佳的地点!
“有了!”朱元璋抚掌道,“城东郊外约二十里,有一处庄园,乃是标儿大婚时,咱给标儿的成婚礼之一。”
“那庄园规模不小,屋舍齐全,且最为关键的是,庄园旁便倚着两座不大的盐山!”
“那庄园连同盐山的地契,如今仍由东宫掌管,算是太子的产业,用作试点最为便宜,无需经过工部和户部那些繁琐程序,可省去许多耳目!”
朱标闻言,也立刻想了起来,点头确认:“父皇所言极是。那处庄园儿臣记得,确实僻静,且附属盐山。若朱伯父需要,儿臣即刻便可令人将地契和钥匙取来。”
朱霖没想到事情如此顺利,而且地点条件如此契合,心中大喜,连忙拱手:“如此甚好!多谢陛下!多谢太子殿下!有此宝地,草民的计划便可事半功倍!”
朱元璋好奇心起,忍不住追问:“先生需要这盐山,究竟所为何事?莫非是要…制盐?”
“只是盐山有毒,制盐不易,先生有清毒之法?”
“陛下明鉴!”朱霖坦然承认,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正是要制盐!不仅可以制无毒盐!”
“而且草民要制的,并非如今市面上的粗盐或青盐,而是雪白细腻、纯净无异味、远超官盐品质的‘细盐’!”
“细盐?远超官盐?”朱元璋和朱标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
盐铁之利,自古就是国家命脉,若真能制出远超官盐品质的细盐,其利润可想而知!
而且,盐课是朝廷重要收入,若能以此打破某些大家族对盐利的垄断…
朱霖继续解释道:“陛下,如今市面上,官盐、私盐混杂,品质参差不齐,且价格不菲。”
“许多豪商巨贾,乃至与朝中官员有牵连的世家,通过掌控盐路,攫取暴利。”
“草民若能制出价廉物美的上等细盐,便可如同一把尖刀,直插当前盐利格局的心脏!”
看向朱元璋,语气变得深邃:“陛下可借此良机,重新掌握盐利的主动权。”
“初期,可先以‘海外奇技’之名,小规模生产,通过特定渠道销售,其利可迅速充盈内帑,解陛下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