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百年血泪

朱元璋那双因“石见银山”而骤然亮起的锐利眼眸,死死地盯着朱霖,声音带着压抑的激动与求证:

“先生…此言…当真?!那石见银山,果真…有如此巨量白银?!”

面对皇帝陛下几乎要喷薄而出的灼热目光,朱霖的神色却并未变得轻松,反而愈发凝重起来。

缓缓点了点头,语气沉痛:“陛下,千真万确。后世勘探证实,石见银山白银储量极其惊人,在其鼎盛时期,产量曾占当时世界白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其利,足以富国强兵。”

话锋陡然一转,声音中带上了悲怆与愤懑:“然而,陛下,草民提及此银山,并非仅仅因其财富。”

“更是因为…因为这白银背后,牵连着一段横跨数百年、浸透了我华夏儿女鲜血与屈辱的深仇大恨!”

“草民今日,有一不情之请,并非为私利,而是…而是想请陛下,知晓这段后世子孙永世不敢或忘的痛史!”

朱元璋、朱标,乃至一旁哄着朱雄英的朱晴,都被朱霖这突如其来的悲愤情绪所感染,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小雄英摆弄工程车发出的微弱“嗡嗡”声也渐渐停了,小家伙似乎也感觉到气氛不对,睁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大人们。

“痛史?深仇大恨?”朱元璋眉头紧锁,身为开国帝王,他对“仇恨”二字有着最直观的理解,“先生何出此言?莫非…与那开海策论的东瀛倭国罪行有关?”

“正是!”朱霖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历史的沉重,“陛下可知,自元末明初至今,倭寇屡犯我海疆,屠戮我百姓,此患延续数百年。”

“直至我大明中后期,仍时有发生,堪称疥癣之疾,顽劣异常!然,这仅仅是个开始!”

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巨浪:“陛下,后世之东瀛,在其所谓‘明治维新’国力稍强之后,其狼子野心便彻底暴露!”

“他们不再满足于沿海劫掠,而是举国之力,对我华夏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

朱霖的目光扫过朱元璋和朱标,一字一顿,如同泣血:

“甲午之年,他们凭借坚船利炮,偷袭我水师,逼迫当时腐朽的朝廷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强占我台湾宝岛及澎湖列岛,勒索两亿三千万两白银的巨额赔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