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不安的云朔城

在向君轩的安排下,云朔城暂时恢复了表面的平静,但每个人都知道,这平静之下隐藏着巨大的危机,一场新的风暴或许正在悄然酝酿。

“爱德华元帅,这就是你为我们赢得的所谓大胜利?”王座上,一位身着华丽长袍、头戴璀璨王冠的老年男子怒容满面,他正是纽斯帝国现任皇帝伊特烈二世,他手指紧紧扣住扶手,关节因用力而泛白,那双深邃的眼眸中燃烧着熊熊怒火,“损失如此惨重,你竟还敢独自逃回来,难道朕的刀已经砍不动你了吗?”

爱德华元帅单膝跪地,头微微低垂,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他声音略带颤抖地回应道:“臣罪该万死!

“你的确罪该万死,朕的远东军团,朕的子民啊!”伊特烈二世猛地从王座上站起,来回踱步,每一步都仿佛踏在爱德华元帅的心头,让他倍感压力,“远东军团向来是朕的精锐之师,如今却折损大半,你让朕如何向那些战死将士的家属交代,又如何面对天下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爱德华元帅不敢抬头,只能继续保持着单膝跪地的姿势,声音愈发微弱:“陛下,此次作战,没想到云朔指挥官会下令焚城,我们一时不察,才吃了大亏,但臣保证,一定会吸取教训,重整旗鼓,将功补过。”

伊特烈二世停下脚步,怒目圆睁,“将功补过?你拿什么补过?兵力没了可以再招,可那些战死的将士却是再也回不来了。你身为元帅,指挥不当,导致如此惨重的损失,罪不可赦。”

这时,一位身着紫色长袍的大臣站了出来,微微躬身,说道:“陛下息怒,爱德华元帅虽然有错,但如今远东局势危急,还需他戴罪立功,若此时严惩,恐怕会影响军心,让大周帝国有机可乘。”

伊特烈二世冷哼一声,“军心?看看现在这副模样,还有什么军心可言。”接着扭头望向文官队列,“廷尉府!拿下,移交有司治罪!”

文官队列中走出几位身着黑色官服的廷尉,他们面色冷峻,走到爱德华身前,一拱手道:“元帅,得罪了。”随后便要上前拿人。

爱德华身体微微一颤,却没有反抗,只是抬头望向老年男子,眼中满是祈求:“陛下,再给臣一次机会吧,臣定当拼死挽回局面。”

伊特烈二世却不为所动,转过身去,背对着爱德华元帅,冷冷说道:“你犯下如此大错,朕若不严惩,何以服众?廷尉府,速速将其拿下,按律治罪。”

廷尉们不再迟疑,上前将爱德华押住,爱德华挣扎了几下,却也无济于事,只能被廷尉府的卫士拖着往外走去。

此时,大殿内一片寂静,众大臣皆低着头,不敢言语。

伊特烈二世坐回王座,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说道:“如今远东局势紧张,云朔城前线我军遭遇重创,众卿可有良策?”

一位身着青色长袍的武将站了出来,抱拳说道:“陛下,末将以为可调派其他军团前往远东支援,增强我军实力,以防大周帝国反扑。”

又有一位大臣出列道:“陛下,可抽调部分禁军前往,禁军战力强劲,定能稳住远东局势,这个时候大周帝国也不想跟我们硬拼,所以还得派出一个使团去,商谈一下俘虏的问题。”说话的是纽斯帝国内阁成员司业,精于政务,远东军团大部分是被俘虏了,并不是全部牺牲了,大周帝国的情况他也很清楚,所以给出了较为中肯的建议。

“司大人,你这是要跟大周屈膝求和了吗?”

司业面色平静,不慌不忙地回应道:“李大人此言差矣,商谈俘虏之事并非屈膝求和,而是权宜之计。当前远东局势错综复杂,我军在云朔城一役中损失惨重,然而多数人马仅是被俘,并未战死。只要将他们赎回,即刻便能重组一个军团。此外,通过商谈俘虏问题,既可彰显我方诚意,又能争取时间调兵遣将、筹备物资,待时机成熟,再一举夺回云朔城。”

出声的是参谋本部的李儒柏,他可是狂热的好战分子。

之见李儒柏冷哼一声:“哼,司大人倒是想得周全,可若大周帝国借此机会提出苛刻条件,我们岂不是自缚手脚?”

司业轻轻一笑,道:“李大人无需忧虑,在商谈过程中,我们定会坚守底线。若大周帝国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我们完全有理由拒绝。再者,此次商谈也是试探大周帝国虚实的好机会。马家叛乱尚且让他们无力应对,若他们有智者,自然会满足我们的条件。”

伊特烈二世微微点头,目光在众大臣身上扫过:“司爱卿所言有理,调派禁军前往远东支援之事,就按李卿将所说办理。至于使团商谈俘虏问题,司爱卿,就由你负责组建使团,前往大周帝国。”

司大人和连忙躬身行礼:“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完成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