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意伯?

刘伯温,勘定国都,制定大明律法。

如此功劳,居然……只是一个伯爵!

而且食禄只有区区二百四十石。

不少人下意识地看向了站在文臣之首的李善长。

李善长眼皮都没抬一下,仿佛早就料到了这个结果。

刘伯温本人倒是神色平静,出列叩首。

“臣,刘基,谢主隆恩。”

他的声音听不出任何情绪。

老太监没有理会群臣的骚动,清了清嗓子,继续宣读。

“授中书省右丞汪广洋,为荣禄大夫,封忠勤伯,食禄三百六十石。”

“授大理寺卿桑敬,为正议大夫,封永嘉伯……”

“授工部尚书孙虎,为正奉大夫,封安远伯……”

一连串的伯爵封赏念了出来,被点到名字的官员,连忙出列谢恩。

文臣封赏完毕,接下来,便是武将。

所有将领的呼吸,都不由得急促了几分。

“授大将军傅友德,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同知大都督府事,封颍川侯!”

“食禄一千五百石!”

傅友德激动得满脸通红,单膝跪地。

“臣傅友德,谢主隆恩!!”

“授大将军蓝玉,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左都督,封永昌侯!”

“食禄一千五百石!”

蓝玉咧着大嘴,笑得合不拢,跟着傅友德跪下。

“臣蓝玉,谢主隆恩!!”

接下来,一个个侯爵的封号被宣读出来。

整个奉天殿,几乎被将领们此起彼伏的谢恩声所淹没。

侯爵之后,便是国公。

这是武将所能达到的最高荣誉。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徐达和汤和身上。

“授左丞相徐达,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改封魏国公!”

“食禄五千石!”

“授御史大夫汤和,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改封信国公!”

“食禄三千石!”

徐达和汤和此刻也是眼眶含泪,出列跪倒。

“臣,谢主隆恩!”

老太监合上圣旨,高声道。

“六公二十八侯十一伯,分封已毕!”

话音落下,大殿内却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

这就结束了?

不对啊。

那个凭一己之力荡平漠北的晋王殿下,怎么没有封赏?

就在众人惊疑不定之际,朱元璋那洪亮的声音,从龙椅上传来。

“老三。”

“上前听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