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深宫献策除痼疾,塞外寻莲起分歧

医念关山 飘絮若羽 1588 字 3天前

永京的秋意渐浓,金黄色的落叶铺满了宫廷深邃的甬道。凌尘手持凤纹腰牌,再一次畅通无阻地行走在这片象征着褚国最高权力的宫阙之中。与以往数次例行汇报不同,他今日的神情格外沉静,眉宇间凝聚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凝重,仿佛怀中揣着的不仅是记录国舅脉案的医册,更是一项重大的决断。

过去数月的精心调理,效果是显着且毋庸置疑的。李琮的脸色早已褪去了那层令人不安的青白,透出些许健康的红润;以往动辄气喘虚汗的情形大为改善,甚至能在庭院中缓步行走片刻;食欲睡眠皆趋于正常,连带着整个人的精神气都旺盛了许多,久违的骄纵脾气似乎也回来了一些。太后每次听闻汇报,脸上的笑意都真切几分,赏赐更是源源不断。

然而,凌尘深知,这一切都只是表象。李琮先天不足、后天亏损的根基实在太深,目前的调理虽能大幅改善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却并未真正触及那最核心、最顽固的病源。就像一座内部已被蛀空的大厦,外表粉刷得再光鲜,也经不起真正的风雨。若就此停滞,一旦停止用药和精细的养护,身体机能很可能逐渐回落,甚至因为短暂的“康复”而放松警惕,导致更剧烈的反弹。

时机已然成熟。他必须抛出那个准备已久的计划。

在偏殿中,太后依旧雍容华贵,但看向凌尘的目光中,已多了几分近乎于对子侄辈的温和与信赖。“凌先生今日前来,可是琮儿又有什么新的进展?”她含笑问道,语气轻松。

凌尘上前,依礼参拜后,却并未像往常一样直接汇报喜讯。他微微垂首,声音清晰却带着一份刻意压沉的慎重:“启禀太后娘娘,国舅爷近日来身体恢复之迅捷,确有目共睹。日常起居、精神气色,皆与数月前判若两人。”

太后欣慰地点点头:“这都是先生之功,哀家心中甚慰。”

“然而,”凌尘话锋一转,抬起头,目光坦诚地迎向太后,“正因草民近日请脉观察愈发仔细,方才察觉一丝极隐晦、却关乎根本的隐患,不敢隐瞒,必须禀报娘娘。”

太后的笑容微微一敛,身体不自觉地前倾了几分:“隐患?先生请讲。”

凌尘神色凝重,语气放缓,仿佛每一个字都经过千锤百炼:“国舅爷先天不足之症,经由这段时间调理,后天之损已弥补大半。但有一处极深的病根,源于母体,乃是一丝极为罕见的‘先天胎毒’。此毒并非寻常意义上的剧毒,而是一股凝滞于先天本源之中的阴寒浊气,平日深藏不出,与元气交织,寻常诊察极难发现。它亦是导致国舅爷先天根基格外孱弱、乃至影响寿元的根本所在。”

“先天……胎毒?”太后凤眸微睁,这个词显然触动了她。她回想起母亲生育弟弟时的艰难与弟弟自幼的多灾多难,脸色不由得微微发白,“此毒可能根除?”

“幸得发现尚不算太晚,且国舅爷如今身体已初步强健,堪堪承受得住根治之法。”凌尘语气肯定,给予希望,“欲根除此疾,需以一味至纯至阳、能涤荡本源的天材地宝为药引,再佐以数百味珍贵药材,精心调配,炼制而成‘拔毒固本丸’。此丸药需连续服用三个周期,每个周期七七四十九日,期间辅以特殊针法引导药力,方可逐步将那丝先天胎毒逼出、化去,从而真正稳固根基,永绝后患。”

太后听得极为认真,急忙追问:“所需何种天材地宝为引?先生但说无妨!无论多么珍稀,哀家必定为你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