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常规赛的前夕 片刻的平静

“加练两小时。”科比低声说道,仿佛是在对自己下达命令。他迅速地扯下已经被汗水湿透的护肘,露出了肘关节上那淡青色的旧伤。那伤痕宛如浅滩上的青苔,虽然不引人注目,但却见证了他无数次的拼搏与坚持。

科比随手将护肘扔在一旁的长椅上,然后拿起一条毛巾,用力地擦拭着脸上的汗水。他的动作干脆利落,没有丝毫的拖沓,仿佛这一切都已经成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先练防守,再抠进攻,最后实战对练——常规赛前可没多少这种清静日子了。”科比一边自言自语,一边走向篮球架,准备开始他额外的两小时训练。

防守特训从脚步开始,这是篮球比赛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科比站在三分线外,他的身影高大而威猛,手中的篮球如同被赋予了生命一般,在他的指尖旋转着。球皮上的纹路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仿佛在诉说着它的故事。

科比起身后,他的球鞋在地板上划出了一个 Z 字轨迹,这是他独特的步伐,每一步都精准无比。他的动作如同行云流水,毫无拖沓之感,仿佛他早已将黎景辉的每一个动作都熟记于心。

黎景辉全神贯注地盯着科比,试图跟上他的节奏。然而,科比的脚步却像是提前算好了棋路一般,每一步都卡准了黎景辉重心转换的刹那。黎景辉不禁感叹,这就是科比,他的防守不仅仅是简单的跟随,更是一种对对手的预判和掌控。

当黎景辉第三次被科比的假动作晃起来时,他的身体在空中晃了晃,失去了平衡。就在这时,科比的手掌如同闪电一般突然按在了黎景辉的肩窝处。这正是盐湖城那次碰撞留下的旧伤处,虽然伤口早已愈合,但那轻微的钝痛却顺着神经窜了上来。

“记着这失重的劲儿,下次就知道该沉肩还是横移了。”科比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在黎景辉的耳边敲响了一记警钟。黎景辉咬了咬牙,他知道科比这是在教他如何更好地防守,如何避免受伤。

科比收回手时,他的指腹还沾着黎景辉球衣上的汗湿。那汗水不仅仅是身体的疲惫,更是黎景辉努力训练的证明。

在进攻教学中,科比就像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工程师,将每一个动作都拆解成了精密的零件。当他示范“拜佛过人”这一技巧时,更是展现出了他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科比特意站在战术摄像机前,仿佛他知道这个镜头将会捕捉到他每一个细微的动作。他的运球急停动作犹如机械般精准,膝盖弯曲的角度恰好是 38°,这个角度既能保证他的身体平衡,又能为接下来的变向提供足够的力量。而他的裤腿因为膝盖的弯折,也自然地堆出了几道褶,这些细节都被摄像机清晰地记录下来。

在停顿的瞬间,科比的眼神往右侧偏了 15°,这个看似不经意的动作,却是整个“拜佛过人”的关键。他的睫毛在眼下投出一小片阴影,这一小片阴影不仅让他的眼神更具迷惑性,也让对手难以判断他的真实意图。

最后,当科比变向突破时,他的脚掌擦过地板,留下了半道浅白的痕迹。这道痕迹的长度和颜色都恰到好处,仿佛是他与地板之间的一场默契对话。而这半道痕迹的摩擦系数,也恰好能够稳住他的重心,让他在突破时如履平地。

“就像你在 B2 区遇着的阻力一样。”科比用篮球轻轻敲了敲黎景辉的护膝,球身的震动顺着护膝传到了他的膝盖。“用假动作给对手造个‘粘滞时刻’,他一慢,你就过去了。”科比的话语简洁而有力,他用这个生动的比喻,让黎景辉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拜佛过人”的精髓。

小主,

在最后一小时的一对一训练中,这里仿佛变成了“疼痛记忆法”的专属训练场。训练馆的灯光渐渐暗去,大半都被熄灭,只留下头顶的两盏射灯,如聚光灯一般,将球场中央照亮。

黎景辉全神贯注地防守着,每一次成功的滑步防守,他的后脚跟都会与地板撞击,发出清脆的声响。而这声响,在这寂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晰。

科比站在一旁,手中拿着战术板,每当黎景辉完成一次完美的防守站位,他就会用战术板轻轻拍打黎景辉的旧伤处。那木板的硬边与球衣摩擦,带来一阵刺痛。

“7 级痛感 = 完美防守站位——疼得记牢了,场上才忘不掉。”科比的声音在空旷的训练馆中回荡,仿佛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警示。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夜幕如墨,缓缓漫进训练馆。窗外的路灯一盏接一盏地亮起,宛如一串光珠,点缀着这片黑暗。而此时,训练馆内只剩下篮球撞击地面的单调声响,以及黎景辉沉重的呼吸声。

经过长时间的训练,黎景辉的肌效贴已经从原本的白色,渐渐被汗水浸透,变成了深灰色。上面布满了科比用红笔标记的防守要点,有些笔画因为用力过猛,几乎要戳破那薄薄的布料。

晚餐的地点定在训练馆旁边的一家墨西哥餐厅,餐厅的木门上悬挂着一串彩色的玻璃风铃,当奥尼尔推开玻璃门时,风铃发出清脆的叮当声,仿佛是在欢迎他的到来。这声音与奥尼尔爽朗的笑声交织在一起,在暖黄色的灯光下碰撞出美妙的和弦。

走进餐厅,一股煎牛肉和芝士的香气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餐厅里有几张桌子,客人们正安静地低头享用着美食,偶尔有人抬起头来,看到奥尼尔,脸上露出微笑,然后又迅速低下头继续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