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静了片刻,只有马灯灯芯偶尔噼啪一下。
王知白和周广厚都屏住了呼吸,看着江岳。
江岳没说话,接过那份新闻稿又扫了一眼,再看了看地图上那些刺目的红圈。
“还有其它依据吗?”
江岳问,目光扫过三个年轻人。
他知道这些学生兵缺乏战场直觉,但他们的逻辑分析和信息整合能力,正是目前独立师最需要的。
赵清如迎着他的目光,条理清晰地回答:
“公开信息与秘密情报交叉验证,多个独立信息源指向同一事件,时间空间高度关联。
排除了其他可能性。我们认为,这是目前最合理的解释。”
“他娘的……”
江岳低声骂了一句,像是说给自己听,也像是确认了这个严峻的判断。
他抬起头,眼神已经恢复了平时的冷静,甚至带着一丝遇到强敌时的兴奋。
“立刻整理成书面报告!”
“是!”
三个年轻人齐声应道。
江岳一个人走出屋子,在大院里走了几步,停在一棵树下。
夜色如墨,暑气未消,只有几声零星的虫鸣点缀着寂静。
他独自坐在一棵老槐树下的石墩上,指尖无意识地在膝盖上划拉着无形的线条,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那份关于关东军动向的情报,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得他坐立难安。
集宁的胜利喜悦早已被这迫在眉睫的巨大威胁冲散。
他必须冷静下来,独自把这纷乱的线索理清楚。
关东军,甲种师团,装备精良,骄横……他们从东北出发,铁路是唯一的选择。
运兵需要时间,几万人马,加上重装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关键点在于:
他们会在哪里下车?
在哪里完成最后的集结和战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