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遇吉率领的一万五千忠武军混编部队,如同一条靛蓝色的溪流,谨慎而坚定地渗入这片被墨色与血色浸染的土地。
他们的到来,立刻在这潭死水中激起了汹涌的波澜。
周遇吉选择的第一站,是位于豫东南、颍水岸边的临颍县。
此地虽小,却是连接豫中与豫南的要冲,目前被一股号称“闯塌天”刘国能的流寇部众占据,约有两万余人,多为裹挟的饥民,核心老营约三千。
刘国能闻听官军来犯,且人数远少于己方,不免生出轻视之心。
他依仗人多,欲趁官军立足未稳,率主力出城,在颍水东岸的平坦地带列阵,企图以泰山压顶之势,一举击溃这支不知天高地厚的“官军”。
然而,他面对的不是以往一冲即溃的卫所兵。周遇吉早已通过夜不收摸清了地形敌情。他并未慌张列阵对攻,而是下令:“火器营,依托前方那片废弃村落废墟,构筑防线!
长枪兵居后掩护!工兵,立即在阵前挖掘陷马坑、布置拒马!骑兵两翼游弋,警戒侧后!”
命令迅速被执行。忠武军展现出了极高的纪律性和效率。
当刘国能的流寇大军乱哄哄地冲来时,迎接他们的是早已严阵以待的火铳阵列。
“第一排,放!”
“砰——!”
白色的硝烟腾起,冲在最前的流寇如同被镰刀割倒的麦子,齐刷刷倒下一片。
“第二排,上前!放!”
轮射持续不断,铅弹如同死亡的雨点,泼洒向混乱的敌阵。流寇的冲锋势头为之一滞。
刘国能见状,急令老营骑兵从侧翼迂回,试图冲击官军薄弱环节。
然而,忠武军工兵提前设置的陷马坑和拒马发挥了作用,战马嘶鸣着跌倒,骑兵冲锋阵型大乱。
早已待命的忠武军骑兵趁势从侧翼杀出,虽然人数不多,但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一个冲锋便将流寇骑兵击退。
“用那个!”周遇吉见流寇主力依旧凭借人数优势缓缓逼近,对身旁的传令兵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