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仅有首辅李标、次辅钱龙锡、陆铮及几位核心阁臣参与的小范围御前会议上。
陆铮将审计司整理的部分关于江南漕运、盐政、织造等方面触目惊心的贪墨证据,择要呈送御览。
看着那些巧立名目、层层盘剥、最终流入私人腰包的巨额数字,连素来持重的李标都气得手指发抖,周太后在珠帘后更是传来压抑的抽气声。
“国之蠹虫!皆是国之蠹虫!”李标痛心疾首,“如此下去,无须流寇建虏,我大明便要亡于这些硕鼠之手!”
陆铮适时提出方略:“陛下,太后,二位阁老。江南乃财赋根本,如今却几成独立王国,政令不通,饷粮梗阻。非以重典,难以震慑!
然大军南下,恐生激变。
臣意,当派遣得力重臣,持尚方剑,总督江南税赋漕运事宜,授予专断之权,彻查积弊,强力推行新政,确保粮饷北输!”
这是一个大胆的提议。这意味着要打破江南原有的权力格局,空降一个拥有极大权力的“钦差”。
“何人可担此重任?”周太后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和期待。
李标与钱龙锡对视一眼,心中闪过几个人选,但皆觉难以胜任。
此事不仅需要能力和魄力,更需要绝对的忠诚和对陆铮新政理念的理解,否则很可能与地方势力同流合污或无功而返。
陆铮沉声道:“臣举荐,现任刑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林汝元。”
林汝元?此人并非陆铮嫡系,甚至早年因弹劾权阉受过打压,以刚正不阿、精通刑名钱谷着称,但性情孤峭,在朝中朋友不多,敌人不少。
重要的是,他并非江南籍,与江南利益集团瓜葛较浅,且对贪腐深恶痛绝。
李标沉吟片刻,缓缓点头:“林汝元……确是人选。其性刚直,不畏强御,或可当此任。”钱龙锡也表示附议。
由这样一位并非陆铮直接心腹,却又立场相近的能臣出马,既能体现朝廷的决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江南的抵触情绪,避免被直接认为是陆铮的“锦衣卫南下”。
决议很快形成。任命林汝元为“钦差总督江南税赋漕运兼理军务大臣”。
赐尚方宝剑,准其便宜行事,节制南直隶、浙江、江西等地相关官员。
首要任务便是厘清税源、疏通漕运、追缴欠饷,并有权处置四品以下不法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