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不再是简单的舞刀弄枪,而是加入了阵型配合、土木作业(挖掘壕沟、构筑工事)、甚至简单的文化课(认识旗帜金鼓,了解为何而战)。
对于新兵,则以老带新,以战代练——小股精锐部队不断出京,清剿京畿周边趁乱崛起的土匪山贼,既锻炼了队伍,也稳定了后方。
钱,依然是最大的难题。江南的第二批粮饷在徐允爵等人“关切”的目光下,缓慢而克扣严重地北运。
指望朝廷正常的税收体系,无异于痴人说梦。
陆铮祭出了他的“非常之法”。
他首先将“晋商案”的后续扩大化。不仅限于张家口,借着清军入寇时各地暴露出的问题。
陆铮派出多路锦衣卫缇骑,手持驾帖,奔赴北直隶、山西、山东等地,重点清查两类人:一是在清军入侵时望风而逃、甚至开门迎降的地方官员和卫所军官;
二是与晋商有牵连、或有确凿证据资敌的豪强地主。
这一次,陆铮不再仅仅追求抄家得来的浮财,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土地上。
陆铮奏请朝廷(事实上是获得了周太后和无奈的李标、钱龙锡默认),设立“屯田清吏司”,隶属锦衣卫,专门负责清查和接收这些被抄没的“逆产”,尤其是田庄。
“这些田亩,收归国有,招募流民、安置伤残士兵屯垦!
第一年免租,第二年始交少量田赋,所产粮食,优先供应忠武军!”陆铮对负责此事的周墨林交代,“记住,要派我们的人去管理,绝不能让旧胥吏插手!
要让种田的人知道,这田是皇上和朝廷给他们活路的,不是哪个地主老爷的!”
这是一招险棋,直接触动了地方豪强的根基,必然激起强烈反弹。
但陆铮别无选择,他必须尽快建立一个相对独立于腐朽官僚体系之外的财源和兵源基地。
同时,这也是一种社会实验,试图用国家控制的土地来缓解尖锐的土地兼并矛盾,安置流民,维持稳定。
对外,陆铮丝毫没有放松。皇太极虽然退兵,但其动向莫测。周墨林麾下的夜不收和秘密战线更加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