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后归来,如同定海神针,京城内外那些因他们“闭关”而泛起的细微波澜瞬间平复。萧铭那日在御花园的狼狈,以及青禾那看似微弱却精准有效的反击,如同长了翅膀般在宫闱底层悄然流传。“明心苑”不再是某些人眼中皇后娘娘一时兴起的玩物,其学员身上展现出的那种迥异于寻常武夫的“风骨”与独特力量,开始真正引起重视,乃至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
萧烬与云昭回归后的第一次大朝会,气氛便与往日略有不同。文武百官山呼万岁,礼仪周全,但不少敏锐的大臣都能感觉到,御座之上的帝后二人,气息似乎更加渊深难测,尤其是皇后云昭,那双清冷的眸子扫过下方时,仿佛能洞悉人心深处,让人不敢直视。
朝会议程按部就班,直到有礼部官员出列,奏请议定明年春祭大典仪轨,并隐晦提及,是否应遵循更多“古制”,意指削减皇后在典礼中的权责与参与度,回归“妇不干政”的旧例。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安静了几分。许多目光若有若无地投向凤座之上的云昭。
云昭尚未开口,萧烬却轻笑一声,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爱卿所言古制,是哪个古制?是前朝慕容氏宠信奸佞、民不聊生之古制,还是我大胤立国之初,百废待兴、礼法未定之古制?”
那礼部官员顿时冷汗涔涔,伏地不敢言。
萧烬目光扫过群臣,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朕与皇后,于社稷有再造之功,非承平继统之君后可比。这天下,是我二人一同打下来的,这江山,自然也要一同来守。春祭大典,乃告慰上天,祈求国运,皇后与朕并肩而立,正是彰显天意民心,有何不可?此事,无需再议,按去岁定例办理。”
他顿了顿,看向云昭,语气缓和下来,却带着一种近乎宣告的意味:“更何况,皇后近日于宫内开设‘明心苑’,导人向善,强健体魄,澄澈心性,此乃教化之功,利在千秋。朕觉得,非但不应削减皇后权责,日后凡涉及文教、武道基础推广之事,皆可由皇后统筹决断。”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这几乎是将帝国未来人才培养的半壁江山,正式交托到了皇后手中!虽然此前云昭已实际掌管部分宫务并主导明心苑,但由皇帝在朝堂之上如此明确地赋予其涉及全国性文教武事的权责,意义截然不同。
几位保守老臣嘴唇嚅动,想要反驳,但迎上萧烬那深邃平静、却仿佛蕴含着雷霆的目光,以及云昭那清冷无波、却自有一股凛然剑意的注视,到嘴边的话又生生咽了回去。他们明白,这不是商量,而是决定。帝后同心,其势已成,无可阻挡。
“臣等遵旨!”以琳嬷嬷之父、内阁首辅林阁老为首,大部分官员齐声应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