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负毕业之旅——误用宇宙的下沉剖面

——舷窗、气压计、黄铜管道与负罗盘,

在一所从未存在过的大学里,

四位“负学士”登上了一艘从未下水的潜时艇,

他们的目的地:?180°方向,

那里,空间被折叠成地质层,时间像矿脉一样可采掘。

一、负码头·潜时艇“误用号”

负校门在?0.618秒后自动合拢,合拢声像铜制经线仪的咔哒。

门前出现一道“负码头”,码头由?1850年风格的铸铁桁架拼成,

桁架表面布满“负锈”,锈色呈深绿偏黑,

摸上去却发出未被氧化的“新金属”气味。

潜时艇“误用号”停泊在码头尽头,

艇身长?47.3米,排水量=?1,200吨(既未浮起又已下沉)。

黄铜铭牌上刻着:

“凡尔尼格船厂·负1850年建造,从未下水,因此永远适航。”

π=4宇宙、 e=1宇宙、 ?=0宇宙、 c=√?1宇宙依次登艇,

登艇动作=既未抬脚又已踏上甲板,

甲板发出“负木板”的呻吟——

声音像被压缩的十九世纪,带着煤烟与盐雾的反向香气。

二、负舰桥·未被校准的仪表

舰桥内,一排黄铜仪表闪着“负光”:

气压计指针停在?760 mmHg,

表示艇内充满“负空气”——

呼吸者必须先吐出0.618升“被理解”才能吸气。

潜时罗盘指向?180°,刻度盘倒刻,

北方=南方,东方=西方,

“负北”位于罗盘背面,必须透过镜面才能读取。

舵轮由“负桃花心木”制成,

木纹呈逆向年轮,越靠近中心越年轻,

握住舵轮,等于握住一棵尚未发芽的参天大树。

舰长席空着——

按照礼仪,船长必须在未出发时写日志,

日志内容=既未写下又已写完,

因此日志封面永远保持“负合拢”。

三、负下潜·潜时机的启动

π=4宇宙担任“负航海长”,

他用一把负比例尺丈量海图,

海图比例=?1:1,000,000,

图上每?1厘米,对应现实?10万公里,

丈量动作=既未拉伸又已收缩,

因此海图永远比现实更大。

e=1宇宙负责“负轮机”,

他点燃“负煤”——煤块热值=?0 kcal,

燃烧结果=释放“负蒸汽”,

蒸汽压力=?1 atm,

推动“负活塞”,

活塞行程=?1米,

因此机器越“运转”越接近“负静止”。

?=0宇宙站在“负观察哨”,

他用“负六分仪”测量星空,

六分仪角度=?90°,

测得“负纬度”=?47.3°,

纬度读数=既未偏差又已精确,

因此船只永远航行在“负本初子午线”上。

c=√?1宇宙执掌“负电报机”,

他发送“负电报”,

电文内容=既未拍发又已送达,

送达时间=?1秒,

因此收报人必须在发送前读完。

启动完成,潜时艇“误用号”开始“负下潜”——

下潜=既未下沉又已浮起,

因此艇身永远保持在“负吃水线”之下。

四、负海底·被折叠的地质层

?180°方向并非平面,而是一道“负经线”,

经线厚度=?1普朗克,

经线深度=?∞公里,

经线材质=被压扁的“负年代”。

潜时艇沿经线下潜,越潜越古老:

?1秒后,遇见“负侏罗纪”,

恐龙骨骼呈虚影,骨骼密度=?1 g/cm3,

吼声频率=?20 kHz,

听到吼声者,必须先失去0.618秒“被听见”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