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以为,可派范蠡前往鲜卑,以重金收买鲜卑贵族,再派崔浩撰写檄文,揭露刘备的野心,动摇其军心,如此一来,刘备必陷入困境。”
正当诸人各抒己见,议事堂内讨论得热火朝天时,堂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一名身着黑色铠甲的士兵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
他身上的铠甲沾着泥土和血迹,脸上满是焦急,一进堂内便“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带着几分颤抖:“陛下!紧急军情!
江东朱元璋率领大军攻破荆州,徐达、常遇春为先锋,水陆并进,荆州守军抵挡不住,节节败退!李牧元帅率领残部拼死抵抗,最终寡不敌众,已退守武关,恳请陛下速派援军!”
士兵的话音刚落,堂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杨滔身上。杨滔脸上的神色瞬间变得凝重,
他猛地站起身,玄色龙纹冕服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目光锐利地盯着那名士兵,沉声道:“你再说一遍!荆州是如何被攻破的?李牧元帅麾下有多少兵力?如今武关的情况如何?”
那士兵咽了口唾沫,定了定神,急忙回道:“陛下,朱元璋此次出兵极为隐秘,事先毫无征兆。他亲自率领十万大军,
以徐达为陆路先锋,常遇春为水路先锋,水路从长江逆流而上,攻打荆州南部的江陵,陆路则从江东出发,攻打荆州北部的襄阳。
李牧元帅麾下原本有五万兵力,驻守荆州各地,江陵和襄阳两地各有一万兵力,其余三万兵力分散在荆州其他城池。
徐达和常遇春攻势猛烈,江陵和襄阳守军拼死抵抗,却终究不敌,两地先后失守。李牧元帅得知消息后,急忙率领驻守荆州腹地的三万兵力前往增援,
却在途中遭到朱元璋大军的伏击,兵力损失过半,无奈之下,只得率领残部退守武关。如今武关守军仅有一万余人,且多为伤兵,朱元璋大军已逼近武关,随时可能发起进攻!”
杨滔听完,眉头紧紧皱起,双手背在身后,在主位前来回踱步。荆州乃战略要地,北接南阳、关中,南连交州、西川,东通江东,
西达汉中,如今荆州被破,武关告急,若武关再失,朱元璋大军便可长驱直入,威胁关中、南阳等地,届时局势将极为不利。
卫青见杨滔神色凝重,上前一步,抱拳道:“陛下,荆州失守,武关告急,此事刻不容缓!臣愿率领五万大军,前往武关增援李牧元帅,定能守住武关,击退朱元璋大军!”
霍去病也上前一步,朗声道:“陛下,末将愿率领八千大雪龙骑,随卫青将军一同前往!大雪龙骑皆是精锐,定能为大军冲锋陷阵,击破敌军!”
高仙芝、铫期、文鸯等将也纷纷请战,皆愿前往武关增援。
文臣之列中,盖聂开口道:“陛下,朱元璋此次出兵隐秘,且攻势迅猛,显然是早有预谋。
臣以为,在派兵增援武关的同时,还需令情报组织加强对朱元璋军中的侦查,查清其兵力部署、粮草供应等情况,以便我军制定更有效的作战计划。”
王诩点头道:“盖聂先生所言极是。此外,还需派人前往西川、汉中等地,令当地守军加强戒备,
防止朱元璋分兵进攻;同时,派人前往徐州、冀州,告知嬴政、刘备我军当前的情况,防止他们趁机出兵,夹击我军。”
杨滔停下踱步,目光扫过堂下诸人,见众人皆是斗志昂扬,心中稍稍安定,沉声道:“好!诸卿所言有理。朕决定,令卫青为帅,卫泫为副帅,率领五万大军,霍去病率领八千大雪龙骑为先锋,高仙芝、铫期、文鸯、秦天、加坦杰厄、邓麟、卢象升、林陌、洛轩、井木犴、秦逸风、蛟魔王皆随军出征,即刻前往武关增援李牧元帅,务必守住武关,击退朱元璋大军!”
“臣等遵旨!”卫青等人齐声应道,声音洪亮,震得堂内青铜灯的火焰微微晃动。
杨滔又看向文臣之列:“盖聂,你即刻令情报组织加强对朱元璋军中的侦查,务必查清其兵力部署、粮草供应等情况,随时向朕汇报;王诩,你负责协调西川、汉中、南阳等地的守军,
令他们加强戒备,防止朱元璋分兵进攻;李义山、东方彧卿、范蠡、崔浩、司马白,你们负责筹备粮草、军械,
确保前线大军的供应;万剑一、高渐离、荆轲,你们负责镇守陈留,维护境内治安,防止有人趁机作乱。”
“臣等遵旨!”文臣们齐声应道,神色肃穆。
杨滔点了点头,目光再次变得坚定:“诸卿,如今天下未定,强敌环伺,荆州之失,是对我军的一次警示。
但朕相信,只要诸卿同心同德,奋勇杀敌,定能扫平天下,实现统一!此次前往武关,诸位将军务必小心谨慎,不可轻敌,朕在陈留等候你们的捷报!”
“定不负陛下所托!”卫青等人再次齐声应道,随后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出议事堂,准备率军出征。文臣们也纷纷散去,各司其职,筹备各项事宜。
议事堂内,只剩下杨滔一人,他走到堂下,目光落在墙上挂着的天下舆图上,手指轻轻点在荆州的位置,眼神中透着几分坚定:“朱元璋,此次朕定要让你知道,我杨滔的天下,绝非你能轻易染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