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曹操联合刘备,嬴政攻打豫州,联盟大败(3)

高力士上前一步,低声道:“主公,细作回报,杨滔已在豫州南部增兵两万,由张辽统领,其麾下并州铁骑亦有南下迹象,恐已察觉我等动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嬴政闻言,眼中寒光一闪,将帛书展开细看,只见上面字迹苍劲,盖着曹操的私印。他沉吟片刻,看向张宾:“张先生以为,何时出兵为宜?”

张宾羽扇轻摇:“主公,兵贵神速。若杨滔完成部署,再想夺取豫州便难上加难。可先应下曹操,却暂缓出兵,待兖州与冀州兵马动后,我军再相机行事。如此,既可避其锋芒,又能坐收渔利。”

满宠闻言,心中一紧,急忙道:“秦王,三方联军贵在同心协力,若彼此猜忌,拖延时日,必为杨滔所趁。孟德公已备下粮草五万石,愿送与徐州,以为军需,只求三方能同日出兵,共破豫州。”

嬴政看着满宠,忽然笑道:“满先生倒是坦诚。也罢,杨滔既已威胁到徐州,孤便应下此约。”他将帛书合上,递给身旁侍从,“取玺印来。”

侍从取来秦王玺印,嬴政在帛书上盖下印记,交还满宠:“满先生可回复曹操,三日后,孤将遣韩擒虎率两万步卒,配合兖州大军攻打豫州东部;蒙恬率三万水师出寿春,袭扰荆州。望三方同心,共破杨滔!”

满宠大喜,起身拜谢:“秦王深明大义,天下幸甚!宠这便回报孟德公,静候秦王佳音!”

满宠离去后,嬴政目光扫过众人:“诸位,联合抗杨只是权宜之计。曹操与刘备皆有野心,此战过后,天下格局必生变数。徐庶、司马懿,你二人随韩将军出征,负责联络兖州,同时探查其虚实;高力士,加派细作,密切监视冀州与兖州动向;商鞅,即刻筹备粮草军械,务必满足大军所需;王翦、蒙骜,你二人留守下邳,防备杨滔突袭。”

“臣等遵令!”

堂外江风呼啸,吹动着府衙前的“秦”字大旗。嬴政走到《淮徐舆图》前,手指点在豫州东部的寿春与下邳之间,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他知道,这场联合抗杨之战,不仅是为了夺取豫州,更是为了在这乱世中,为自己争夺更多的筹码。而曹操与刘备的联盟,究竟能维持多久,谁也无法预料。但至少此刻,三方的矛头,都指向了那个占据大半个天下的杨滔,一场席卷中原的大战,已箭在弦上。

满宠离去的脚步声渐远,大堂内的气氛却未因盟约达成而松弛,反倒添了几分暗流涌动的凝重。嬴政转身坐回主位,指尖再次轻叩案几,节奏比先前快了半分,像是在掂量着棋盘上每一颗棋子的轻重。

“盟约既签,明面文章已做足。”嬴政目光先落在文臣一列,“但内里的计较,还需诸位细细拆解。曹操这步棋,看似与我等同路,实则各有盘算。”

徐庶率先起身,将手中兵书置于案上,沉声道:“主公明鉴。曹操献豫州分地之约,看似公允,实则暗藏机锋。豫州东部三县紧邻淮南,虽富庶却无险可守,杨滔若反扑,首当其冲便是此处;南部归兖州,曹操可顺势将势力推入荆州边缘,与江陵隔江对峙;北部予冀州,刘备得之,正好打通幽州与中原的通道,其麾下铁骑南下便有了落脚点。这盟约,更像是曹操借我等之手,为他自己和刘备铺了两条路。”

司马懿抚掌轻笑,声音不高却清晰入耳:“元直所言极是。曹操最善‘驱虎吞狼’,昔日对付吕布、袁术皆用此计。如今他拉上我与刘备,表面是三方联手,实则想让我军水师牵制荆州主力,让刘备铁骑搅乱并州,他自己则以主力取豫州腹地——那里才是粮食丰饶、地势平坦的核心地带。待我等与杨滔杀得两败俱伤,他便可坐收豫州全土。”

蓝毒兽阴恻恻接话:“司马懿说得没错。曹操那五万石粮草,更是诱饵。他料定我军缺粮?还是想借此拿捏我军,让我等必须按他的节奏出兵?依我看,不如暗中截了他的粮草,再反咬一口,说他无结盟诚意,看他如何应对。”

“不可。”商鞅立刻反驳,衣上权衡纹样在烛火下明暗交错,“此刻尚未与杨滔开战,先与兖州反目,正中杨滔下怀。律法讲究‘师出有名’,用兵亦然。曹操既送粮草,我便受之,账本上记明‘兖州助军粮五万石’,日后若他违约,这便是他先示好后背盟的铁证,天下人自会评判。”

张宾羽扇轻摇,目光落在舆图上的豫州地界:“蓝先生的狠辣不必急于此时。曹操想借我军之手,我亦可借他之势。他要打豫州,我军便‘配合’,但韩将军的两万步卒,不必急着攻入豫州东部,先在边境筑垒扎营,看兖州军与张辽部厮杀。若曹操胜,我军再顺势取三县;若他受挫,我军便以‘援救’为名,将兵马推进到豫州腹地,名正言顺地多分一杯羹。”

“张先生这是要‘观虎斗’?”嬴政嘴角微扬,似有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