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杨滔灭刘彻(2)

粮仓外的洛轩正按着清歌剑,柳月的金尺子在掌心掂量。她们听到落马坡的厮杀声,都以为杨滔军主力来了,却没注意到身后的枯井里,正悄悄伸出戬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咚”的一声闷响,枯井的石板被蒋雄叶的戬顶开。三百甲士如破土的笋,瞬间冲进粮仓——柳月的金尺子刚测出暗器来路,蒋雄叶的短刀已架在她的脖颈上;洛轩的清歌剑刺穿了两名甲士,却被沙图斑的矛兵从侧面缠住,剑穗被矛尖挑飞。

“放火!”蒋雄叶的吼声在粮仓里回荡,火箭落在堆积如山的粮草上,干燥的麦秸瞬间燃起烈焰。

涪城的粮仓火光冲天时,落马坡的莫穹顶突然收兵。林仁亨的锤兵拖着“伤兵”后撤,天渊马的速度快得让冉闵的双刀营追都追不上。

西城楼的卫青看着粮仓的火光,又看向突然撤退的杨滔军,脸色瞬间惨白——他终于明白,落马坡的强攻是幌子,西门的薛丁山是幌子,连赵匡胤的“联盟”都是幌子,王诩的真正目标,从始至终都是粮仓。

赵匡胤营里的白泽也看到了粮仓的火光,他猛地拍案:“不好!韩信是调虎离山!”

而韩信的中军帐里,王诩正看着沙盘上燃起的“粮仓”标记,对韩信笑道:“涪城没了粮草,撑不过十日。卫青和赵匡胤的联盟,该轮到我们来拆了。”

帐外的风卷着烟火气飘进来,韩信拿起竹筹,在涪城与赵军大营之间划了道直线——那里是战场。

粮仓燃起的火光在暮色中渐弱时,韩信的中军帐已撤去了沙盘,换上了刚宰杀的牛羊。蒋雄叶带着三百甲士的残部回来时,甲胄上还沾着麦秸燃烧后的黑灰,左臂的伤口重新渗出血,却难掩眼底的亮色——他腰间挂着的,是从粮仓缴获的刘彻军粮印,青铜印面还带着烟火气。

“先去治伤。”韩信递过一坛烈酒,目光扫过他身后的士兵,“活下来的,每人赏两匹布、十斤肉。”他转向耶律阮仲,“让炊兵多煮些热汤,今夜不设岗哨,除了巡逻的斥候,所有人都睡足三个时辰。”

王诩正用布擦拭着那枚粮印,指腹蹭过印面上的“涪城仓”三字:“卫青今夜定然睡不着。粮仓烧了大半,剩下的够他们撑五日,司马懿要么派人去阴湘城运粮,要么就得向赵匡胤借——不管选哪条,都落了下风。”他将粮印递给纪昀,“让杨天乐的弓兵明日去涪城外围射传单,就说‘赵军坐视粮仓被烧,实为觊觎涪城’,再把这粮印的拓片印上去,说是从赵军斥候身上搜的。”

“还要再加把火。”范蠡从帐外进来,袍角沾着露水,“莫穹顶的锤兵在落马坡清出的道路,今夜派些老弱去填平,再洒上些断箭——让卫青以为我们真要休整,没力气再攻。”他看向帐外正在分肉的士兵,“再让李存孝故意在营前练矛,动静越大越好,却只练些基础招式,显得元气大伤。”

韩信接过马良递来的伤药,亲自走到蒋雄叶身边。蒋雄叶忙要起身,被他按住肩膀:“你这三百人,抵得上三万甲士。”他将伤药塞进蒋雄叶手里,指尖触到对方甲胄上的凹痕——那是昨夜加坦杰厄的锤砸出来的,“明日不用你出战,带着人去后营养伤,把密道的路线画出来,说不定日后还用得上。”

帐外的空地上,士兵们围着篝火烤肉,油星溅在火里噼啪作响。林仁亨的八楞紫金锤被扔在一旁,他正用匕首挑着烤肉,给身边的伤兵递过去;文鸯的枪靠在树边,枪尖的反光映着他与薛丁山碰碗的身影;连一向沉默的沙图斑都难得露出笑意,用矛尖串着烤好的羊腿,分给同袍。

王诩站在帐口看着这幕,忽然对韩信笑道:“兵卒不怕死,就怕没盼头。今日烧了粮仓,他们知道这仗快赢了,自然有精神。”他指向涪城方向,夜色里已看不到火光,只剩零星的灯火,“卫青那边,此刻怕是连冷汤都喝不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