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朱元璋军队的战鼓便轰然敲响。朱棣骑着高头大马,手持长剑,一马当先地冲在最前面。他身后,徐达指挥着步兵列成整齐的方阵,稳步向前推进;伍云召率领骑兵从侧翼迂回包抄,马蹄声如雷,扬起滚滚尘土。
九真郡城墙上,帝辛紧握着双拳,注视着敌军的动向。闻仲站在他身旁,神情凝重,手中的雌雄鞭微微颤动,随时准备迎敌。黄飞虎则在城门后方,带领着城中精锐,准备在敌军攻城时给予迎头痛击。
朱元璋军队的投石车率先发动攻击,巨大的石块如雨点般砸向城墙。城墙上的士兵们纷纷躲避,一些来不及躲闪的士兵被石块击中,惨叫着跌落城下。帝辛见状,怒吼道:“弓箭手,给我放箭,不能让他们靠近城墙!”顿时,城墙上万箭齐发,如飞蝗般射向敌军。
朱棣见状,立刻下令:“盾牌手,上前掩护!”前排的士兵迅速举起盾牌,组成一道坚固的防线,缓缓向城墙靠近。同时,攻城部队推着攻城车、云梯,冒着箭雨向城门和城墙逼近。
在激烈的攻防战中,陆压带领着一支精锐小队,趁着混乱悄悄绕到了城墙后方。他们找到了一处防守薄弱的地方,迅速搭起云梯。陆压身手敏捷,率先爬上城墙,与守城士兵展开了近身搏斗。他手中的利刃寒光闪烁,几个回合下来,便放倒了数名敌军。
城墙上的局势愈发紧张,双方士兵短兵相接,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黄天化和黄天祥也加入了战斗,他们挥舞着兵器,与朱元璋军队的士兵拼杀在一起。尽管敌军人数众多,但黄氏兄弟毫不畏惧,凭借着精湛的武艺和顽强的斗志,一次次击退了敌军的进攻。
而在城外,伍云召的骑兵已经迂回到了敌军后方,对帝辛的援军进行了拦截。他率领骑兵来回冲杀,如同一把利刃,将敌军的阵型冲得七零八落。帝辛得知援军被阻,心急如焚,但此时他已无暇顾及,只能全力应对城墙上的战斗。
随着战斗的持续,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城墙上的守军渐渐体力不支,而朱元璋军队也在不断地调整战术,准备发动更猛烈的进攻。
在九真郡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城内众人皆抱定了必死的决心。比干站在城内高处,冷静地观察着战局,不断向城墙上的帝辛等人传递敌军动向。他虽手无缚鸡之力,但凭借着过人的智慧,为防守出谋划策。“陛下,敌军投石车的角度有所变化,重点防守西南角!”他的声音在呼啸的战风中依旧清晰有力。
帝辛听闻,立刻调派人手加强西南角的防御。此时,他不顾身上尚未愈合的伤口,挥舞着人皇剑,每一次劈砍都带着千钧之力,将试图爬上城墙的敌军纷纷击退。“将士们,今日便是我们的生死关头,只要还有一人站着,就绝不能让敌军进城!”他的怒吼激励着每一位守城士兵。
闻仲挥舞雌雄双鞭,鞭影翻飞,所到之处敌军纷纷倒地。他一边战斗,一边高声指挥着士兵的行动,“弓箭手,集中火力压制敌军攻城部队!长矛手,守住云梯,别让他们上来!”在他的调度下,城墙上的防守虽艰难,但依旧有条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