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杨滔了解诸侯,冬天到了诸侯休整(1)

在这紧张的局势下,皇宫大殿外,侍卫们手持长枪,整齐地站立着,守护着这看似威严稳固,实则暗流涌动的朝堂。而在大殿内,君臣们还在为应对各方势力的策略争论不休,他们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成为改变天下格局的关键。

杨滔陷入长久的沉默,大殿内的争论声渐渐低了下去,所有人都屏气敛息,等待着皇帝的决断。许久,杨滔缓缓起身,冕旒晃动,发出清脆声响。“王诩,依你之见,朕若要介入这乱局,从何处着手最为合适?”

王诩抬眸,眼中闪过一抹精芒,“陛下,当务之急,可先遣使前往高句丽,与李世民修好。李世民新占乐安、高密,根基未稳,此时示好,他多半不会拒绝。待稳住高句丽,再观刘备与嬴政动向。他们虽联手灭了杨坚,但二者野心皆大,分赃不均,迟早生隙。我方可暗中挑唆,待其内乱,再相机而动。”

杨滔微微颔首,目光又转向王守仁,“阳明先生,你对王诩所言,可有补充?”

王守仁抱拳道:“王诩先生所言极是。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南方局势。刘秀派孙权去零陵郡,意图昭然若揭。陛下可命人在荆州边境屯兵,做出威慑之势,让刘秀有所忌惮,不敢肆意扩张。至于曹操与袁绍之战,我们不妨坐山观虎斗,暗中与袁绍联系,若曹操胜势已定,再考虑是否出手援袁,以防曹操一家独大。”

杨滔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禇遂良出列,神色忧虑,“陛下,遣使、屯兵、暗通各方,皆需大量钱财粮草。如今国库虽有储备,但长此以往,恐难支撑。”

杜预沉思片刻,上前道:“臣建议,可在国内推行新的税收政策,鼓励农商。比如,减免农税,提高商业税,但放宽商业限制,促进货物流通。如此一来,既能安抚百姓,又可增加国库收入。”

王安石眼中一亮,“此计与我所想不谋而合。除此之外,还可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增强国力根基。”

众人又围绕着经济民生之事讨论一番,终于,杨滔下定决心,“就依诸位所言,即刻着手安排。王诩,遣使高句丽一事,便由你挑选合适人选;王守仁,荆州边境屯兵部署,交由你负责;杜预、王安石,新税收政策与水利开垦之事,务必尽快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