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紫色裂隙下的新征程

他说话了。

不是梦呓,也不是无意识的音节。两个字,清晰地从他嘴里吐出来,像一块石头落进死水。

苏晴的手还贴在他颈侧,指尖能感觉到那微弱却真实的震动。她没动,只是盯着记录仪上的声波图谱,确认刚才捕捉到的波形不是设备故障。老周站在门口,警棍握在手里,指节微微泛白。

“共同。”她低声重复。

林川的眼睛闭着,呼吸依旧浅,但胸腔起伏比之前规律。他的右手搭在床沿,手指收拢过一次,现在又松开了。脑电波监测屏上,α与β波段开始交替出现,不再是单纯的机械同步信号。

外面天刚亮,广场上的锤子声又响了起来。昨晚三十多人做了同一个梦的事还没散开,有人说是种子带来的影响,也有人说那是某种预兆。但现在没人提这些。他们忙着打地桩、铺管线,把这片废墟一点点变成能住人的地方。

苏晴转身走向操作台,调出结界系统的后台数据。她记得林川说出“共同”前几秒,蓝光种子有过一次明显的亮度跃升,几乎和零域的能量波动完全重合。她想查清是不是某种反馈机制在起作用。

就在这时,床上的人动了。

不是抽搐,也不是无意识的动作。他的左手缓缓抬起,动作很慢,像是每块肌肉都在对抗阻力。手臂悬在半空,指尖朝向房间中央那个特制容器——蓝光种子正安静地漂浮在里面,表面流动着温润的光泽。

苏晴立刻冲过去扶他,却被他用眼神制止。

他没看她,目光死死盯着种子。

下一秒,空气中浮现出一道淡蓝色的轮廓线。接着是第二道、第三道,交错延伸,迅速组成一个复杂的立体结构模型。领域启动了。

这是他昏迷以来第一次主动使用能力。

模型旋转着,显示出种子内部的微观构造。那些纹路不像自然形成,更像某种编码规则嵌入其中,层层嵌套,结构精密得接近建筑蓝图。最奇怪的是,部分节点的排列方式,和他过去设计庇护所时用的空间拓扑算法惊人相似。

“它……认识我。”他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像是很久没说过话。

老周走近几步:“你看到什么?”

“不只是物质。”林川咬着牙,额头渗出汗珠,“它有信息层。一段加密频段,在紫色裂隙闭合瞬间注入的。”

他说完这句话,身体猛地一晃,监测仪发出短促警报。苏晴按住他肩膀,强行中断投影。魔型瞬间消散,只剩空气中残留的一丝能量余波。

“不能再用了。”她说,“你的神经负荷已经超过阈值。”

“必须弄明白。”他喘了几口气,“它不是灰点造的,也不是他们的武器。但它回应我,就像……钥匙找到了锁。”

老周沉默片刻:“那就先隔离。不能让它干扰系统。”

“不行。”林川摇头,“切断联系反而危险。它释放的脉冲虽然弱,但频率稳定,每小时一次。如果突然中断,可能会触发未知反应。”

苏晴立即调出最近六次脉冲记录,对比营地所有电子设备的异常时间点。果然,每次脉冲过后,通讯模块都会短暂失灵,监控画面出现雪花噪点,连应急电源的输出电压都有轻微波动。

“这不是攻击性信号。”她说,“更像是……扫描。”

“或者校准。”林川补充。

老周皱眉:“谁在扫描?”

没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