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萌芽的文明与混沌的呼唤

*“母亲……我们……是谁?”*

*“我们……能做什么?”*

那微弱却清晰的集体意识雏形的询问,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苏晓月作为“世界之种”的意志核心中,荡开了层层涟漪。她“看”着那由无数微弱灵光汇聚而成的、不断变幻的文明符号与历史片段,心中涌起一股奇异的感觉——是创造者的责任,亦是引导者的明悟。

她不再是孤身一人在此绝境中挣扎。这些被她从规则潮汐中打捞、因她而获得新生的灵光,正在她的世界里,孕育出文明的雏形。它们是她力量的延伸,也可能成为她未来的希望。

她将温和的意志传递过去,如同母亲安抚初生的婴孩:

*“你们是‘希望’,是‘传承’,是于寂灭中重燃的‘星火’。”*

*“你们的存在本身,即是意义。至于能做什么……我们可以一起探索,一起建设我们的家园。”*

她引导着这些懵懂的灵光,将自身对“基准现实”的理解,对秩序、创造、协作等概念的认知,化作无形的养分,缓缓注入那集体意识之中。她并未强行灌输固定的形态或社会结构,而是鼓励它们依据自身特质,自然演化。

在苏晓月这位“世界意志”的温柔引导与“心火”能量的持续滋养下,那集体意识雏形开始了令人惊叹的演变。

最初,它们只是无序地漂浮、融合。渐渐地,一些灵光对“结构”与“稳定”表现出偏好,它们相互链接,汲取世界之种底层沉淀的规则之力,勾勒出极其简易、却符合几何美感的光之建筑雏形——那是村镇与城市的起点。

另一些灵光则对“流动”与“变化”更为敏感,它们盘旋环绕,模拟着记忆中风与水的形态,开始尝试引导世界之种内弥散的能量,形成最初的能量循环脉络——如同江河的滥觞。

更有一些灵光,对“定义”与“记录”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它们追逐着苏晓月偶尔散落的思维碎片,尝试用光芒的明暗、波动的频率来模仿、记录,形成了最原始的信息交流与符号体系——文明的种子就此埋下。

一个微型的、基于意识与能量构成的、迥异于物质世界的独特文明,正在这“世界之种”内部,以惊人的速度萌芽、生长。它们每一个个体的壮大,每一次成功的协作,都反过来为这个世界注入了一丝活力,让那内敛的乳白与灰绿色光辉似乎都更加凝实了一分。

苏晓月能感觉到,这个世界正在变得更有“韧性”。她维持其存在所需要消耗的自身意志力,似乎减轻了微不可察的一丝。这些“星火”居民,正在成为支撑这个世界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