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校联考和学校自己组织的考试十分不同。
通常情况下,一般学校在进行月考、模拟考等大型考试时,都会采用姓名密封,统一改卷的方式。
来确保考试结果的公平性。
而十六校联考本质上是一场采用了考试形式的人才选拔。
考务组唯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从近千人的参与考生中,挑出最具潜力的人选。
所以十六校联考的章程做了极大的改变。
除了考试顺序,考试难度,考试范围,考试时间这些大家一眼就能看得到的不同。
实际上,十六校联考最大的不同,也是它赖以为生的核心机制只有一个——
当场评卷。
……
十六校联考刚开始举办的时候。
很多学校都表示不解。
明明现在是时间寸土寸金的高三,一分一秒都掰成两半来用都嫌不够,为什么考务组还将考试直接延长至三天,半天考一科,给学生们留下这么多空余时间……这简直是太浪费了!
后来随着十六校联考的机制被大家熟知。
人们才恍然大悟。
这些考试过后的空余时间,哪里是留给学生的?
分明是留给老师们!
是的。
就在每一场考试结束后,学生们自由活动的几个小时里。
由山阳市重点中学资深教师们组成的评审团,会第一时间集合,齐聚办公室,当场批改收上来的所有试卷!
然后根据这些试卷的答题情况,商讨出来一批有潜力的人选。
针对他们的临场表现,来定制下一场考试的科目。
甚至于……还会临时更改下一场考试的习题!
为的就是通过这种形式,探测出这些目标学生们优缺点和能力上限!
然后再次改卷,再次商讨,从之前的人选中刷下去一批,再次针对剩余人选更改考试的内容和科目。
周而复始……
直到考试结束,还能留在评审团名单中,并且成绩达标的人,便是本次十六校联考的特挑人选!
包括人人眼红的山阳一中八个入选名额,也会在这个名单中诞生。
当然,这样的机制学校是不会告诉学生的。
他们要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