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再次降临,驱散了桃源的晨雾,也照亮了与昨日截然不同的景象。
昨日的紧张与肃杀已被一种蓬勃的、近乎喧嚣的活力取代。农庄入口处,不再仅仅是护卫队员警惕的身影,更多了许多陌生的、面带风霜与期盼的面孔。三三两两的幸存者,或扶老携幼,或背着简陋的行囊,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如同涓涓细流,汇入这片传说中的“净土”。
击败烈阳堡精锐部队、俘获坦克装甲车、并“仁慈”处置俘虏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以一种超乎想象的速度,在周边区域的幸存者圈子中传播开来。如果说之前桃源的名声还仅限于“有吃的”、“相对安全”,那么经此一役,“桃源”二字,已与“强大”、“神秘”、“希望”紧紧联系在一起。
王大牛带着几名护卫队员,在入口处设立了临时的登记点。他声音洪亮,条理清晰,按照林越制定的规矩,询问着每一个前来投奔者的来历、特长,并进行简单的身体检查和物品搜查。
“姓名?从哪里来?以前是做什么的?有什么手艺?”王大牛的问题简洁直接,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个人的表情。
“俺叫张石头,从西边李家屯逃难来的,以前是农机站的维修工,会修柴油机,也会点电焊……”一个皮肤黝黑、手指粗壮的汉子搓着手,有些紧张地回答。
“我叫刘芸,是名护士,之前在县医院工作,懂得一些基础医疗护理……”一个戴着破旧眼镜、脸色憔悴但眼神清澈的年轻女子小声说道。
“俺们一家五口,没啥大本事,就是肯下力气种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身后跟着儿子儿媳和两个面黄肌瘦的孙儿,眼中满是恳求。
形形色色的人,带着各自的故事和技能,怀揣着对安宁生活的最后一丝希望,聚集于此。他们望向农庄内部那整齐的田垄、长势喜人的作物、以及人们脸上相对红润的气色时,眼中无不流露出震撼与渴望。
人口,在短短数日内,急剧增加。原本只有百余人的桃源农庄,迅速突破了五百之数,并且还在持续增长。原本略显空旷的房舍很快住满,王大牛不得不组织人手,在农庄外围规划出的安全区域内,搭建起一排排临时的木屋和帐篷。砍伐树木、平整土地、建造屋舍……新来的幸存者们为了获得居住资格和食物,几乎不需要催促,便自发地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劳动中。
整个农庄,仿佛一个突然被注入大量活力的生命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代谢、成长。喧闹的人声、工具的敲击声、孩子们的奔跑嬉闹声,取代了往日的宁静,却也带来了一种令人心安的人间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