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场考试共有三天,第三日傍晚时分交卷,林璟宣第一天上午就只把这一道四书题写在了答题纸上。
午时的锣声响起,开始发放饭食了,为了避免在食物中夹带东西,乡试都是统一发放饭食的,当然考生得在府衙交三两银子。
林璟宣由于处在这一排号房的前面,所以午食拿到手里还是热乎的,是一碗热水,外加三个肉包子,一碟青菜,林璟宣咬了一口包子,嗯,只能说可以吃,但是味道嘛,就不可恭维了。
吃了午食,又在衙役的监督下去了一趟茅厕,这个时候天气还热,那个味道真的是一言难尽,偷偷瞟了一眼臭号旁的仁兄,那是一脸的菜色。可惜这才是第一天,到后面林璟宣都不敢想那是什么味道。
到水缸旁洗了手,林璟宣回到自己的号房,号房太低,林璟宣不能完全站直身子,想活动一下的心思也就歇了,活动了一下自己的头颈部还有拉伸了一下背部,拿下作考桌的木板拼了起来,林璟宣躺在那里蜷缩着身子开始小憩。
约莫半个时辰后,林璟宣这才转醒,没想到自己居然睡着了,还以为在这种环境下睡不着呢。
拍拍自己的脸清醒一下,林璟宣又把木板放在前面,开始看起了第二道四书题。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
林璟宣早已将四书五经背的滚瓜烂熟,很快就想起了这道题目的出处。
这出自中庸第二十七“大哉圣人之道”章,朱熹《章句》强调此句“言君子之学,不为则已,为则必要其成”。
“德性者天命之正,问学者人道之勤。君子合内外之道,而圣功于是乎全矣。中庸言君子之学,必统本末精粗而一之,非偏守一隅之谓也……是知德性之尊,非问学则德性空悬而无薄;问学之勤,非德性则问学泛滥而靡归”
林璟宣写着写着就忘了时间,等在草纸上反复修改定稿之后,就到了晚饭时候。晚餐是一碗红烧肉,一碟青菜,一碗粟米饭。林璟宣不爱吃太肥的肉,这是前世养成的习惯,即使到了这也没有改掉,林奶奶还笑着说他都是富贵病。
吃了一点上面连着的瘦肉,其余两种林璟宣倒是全吃完了。这个时节天黑的晚,估计离看不见还得有一个时辰,林璟宣活动了下身子,就开始誊写第一道四书题。
做这活得凝神屏气,丝毫不能出错,要是把哪个字写错了,那考官会对你的印象大打折扣,认定你是治学不严谨之人,那可就问题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