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说服与博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个开场白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火灾,是农耕社会最恐惧的灾难之一,每个人都深知其可怕。

“大家想想,”凌云继续引导,“要是咱屯子里有个草垛子着了火,咱们是该赶紧提水去泼,想办法把火扑灭,还是该围着那着火垛子磕头烧香,求老天爷下雨?”

这个对比简单粗暴,却直击要害。张有福和赵老四下意识地摇了摇头,答案不言自明。

“对!得救火!”凌云肯定道,然后顺势将比喻延伸开来:

“得病的乡邻,就是那带着火星子的柴火棍! 他们身上带着‘病气’,就像柴火带着火。”

“咱们喝的生水、吃的不干净东西,就像那刮起来的风! 风一吹,就把火星子从着火的柴火棍上,吹到旁边干透了的草垛子上。一传十,十传百,火势就这么起来了!”

“所以,要灭火,就得对症下药!”凌云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不容置疑的逻辑力量:

“把着了火的柴火棍赶紧搬开,圈到一块没草的空地上, 这叫隔离!火星子就吹不到别的草垛了!”

“给还没着火的草垛子提前泼上水, 火星子就算吹过来,也点不着!这叫预防!”

“这才是救整个张家屯的根本办法!围着火堆磕头,只会被烧死!”

这番“火灾论”比喻,生动形象,层层递进,将复杂的防疫原理化为了村民生活中最熟悉、最恐惧的场景。张有福和赵老四听得目瞪口呆,原先堵塞的思路仿佛被一道闪电劈开了一道缝隙。他们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撼和一丝……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