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周元是一省布政使,正二品的封疆大吏啊!”
另一个郎中道。
“咱们文官向来‘刑不上大夫’,陛下怎么能说抓就抓,还要公审?这要是开了头,以后咱们文官的脸面往哪放?”
“就是!上次审永康侯,那是勋贵,跟咱们文官没关系,可这次是咱们自己人!”
小主,
一个中年郎中道。
“陛下刚登基就这么强势,考成法已经让咱们够难受了,要是再任由陛下这么下去,以后咱们文官就没好日子过了!”
“那咱们怎么办?直接去求情,陛下肯定不高兴,说不定还会治咱们的罪。”
年轻郎中道。
王庆沉吟片刻,道。
“咱们不能自己去,得找个人牵头。内阁首辅李大人德高望重,又是文官领袖,只要李大人出面,向陛下求求情,说不定能从轻发落周元,也能保住咱们文官的体面。”
“对啊!李大人出面最合适!”
众人纷纷附和。
“咱们赶紧写奏折,递交给李大人,恳请李大人出面保一保周元!”
一时间,各部门的文官们都行动起来。
有的亲自写奏折,有的让下属代笔。
短短一个时辰,就有几十封奏折送到了内阁值房。
李东阳原本正在处理考成法的考核事宜。
见小吏抱进来一摞厚厚的奏折,还以为是各地关于考成法的反馈。
随手翻开一封,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恳请首辅大人出面,为周元大人求情,念其为大明效力多年,从轻发落!”奏折上写道。
再翻开一封。
“周元大人身为封疆大吏,岂能轻易公审?此举有损文官体面,望首辅大人向陛下进言,收回成命!”
又翻开一封。
“考成法已让百官如履薄冰,若再严惩周元大人,恐寒了天下文官的心,望首辅大人三思!”
一封又一封,全是恳请他出面保周元的奏折。
字里行间不是为周元辩解,而是强调 “文官体面”“寒了文官的心”。
李东阳越看脸色越黑。
手里的奏折都快被捏碎了。
这些人简直是糊涂!周元抗旨贪腐,证据确凿,陛下已经铁了心要严惩,他们不想着遵守律法,反而想着抱团保人,这不是明着跟陛下作对吗?
而且,他们自己不敢出面,把他推到前面,这不是让他去触陛下的逆鳞吗?之前他已经明确表态支持严惩周元,现在要是出面求情,不仅会得罪陛下,还会让内阁失信于陛下,以后再也无法立足!
内阁里的暑气仿佛瞬间变得浓稠,压得人喘不过气。
李东阳盯着桌上的一摞奏折,眉头拧成了疙瘩,脸色黑得能滴出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