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俩都是大明的年轻才俊,张仑懂军务,守仁有才干,你们俩联手,没什么办不成的。而且,军报的事,朕会让东厂和锦衣卫配合你们,需要人手、需要钱,都可以跟朕说,朕给你们撑腰!”
张仑深吸一口气,再次躬身。
“陛下都这么说了,臣要是再推辞,就是不识抬举!臣遵旨,定不辜负陛下的信任,把军报的场子镇好!”
王守仁也跟着躬身。
“臣也遵旨!臣定当全力以赴,把军报的具体事务办好,不让陛下失望!”
朱厚照看着两人,脸上露出笑容。
“好!这才是朕的能臣!军报的事,就这么定了。你们先回去准备准备,三天后,朕在暖阁听你们的具体方案,比如军报怎么收集信息、怎么送到边军手里、怎么保证报道的真实。”
“臣遵旨!”
两人齐声应道。
朱厚照摆摆手。
“你们先下去吧,好好琢磨琢磨,有什么需要的,随时让张永跟朕说。”
“臣告退!”
张仑和王守仁躬身行礼后,转身走出暖阁。
刚出暖阁,张仑就对王守仁道。
“守仁兄,陛下这想法太大胆了,军报要是办好了,咱们大明的边军,肯定会不一样!”
王守仁点点头。
“是啊,陛下的眼光,咱们比不上。咱们得好好准备,三天后的方案,不能出任何差错,不然对不起陛下的信任。”
张仑笑着道。
“有守仁兄在,肯定没问题!咱们回去就分头准备,你负责想具体的流程,我负责联系京营和英国公府的人,让他们配合军报的事。”
“好!”
王守仁应道。
两人在宫门口分道扬镳,一个往京营去,一个往兵部去,脚步都比来时快了许多。
他们知道,办军报是件大事,也是件难事,但只要能办好,就是为大明立了大功,为边军和军户做了大好事。
暖阁里,朱厚照看着两人的背影消失在宫门口,拿起案上的宣府边军报表,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张仑有威望,王守仁有才干,两人联手,军报肯定能办好。
等宣府的军报办起来,再往其他边镇推广,比如大同、延绥,到时候大明的边军,就再也不是以前那样,辛苦没人知,贪腐没人管了。
他拿起朱笔,在报表上写下“军报先行”四个字,眼里满是期待。
大明的吏治要清明,边军也要强盛,这样大明才能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