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琼捧着考核汇总表,脚步匆匆闯进坤宁宫暖阁。
刚进门,他便踉跄了一下,怀里的汇总表差点掉在地上。
他顾不上整理官袍,对着龙椅上的朱厚照“噗通”一声跪倒。
“陛下!臣有要事禀报!”
朱厚照正翻着边军送来的奏报,抬眼瞥见他满头大汗的模样,放下奏本。
“慌什么?先起来,慢慢说。”
王琼站起身,双手将汇总表递上前,声音还带着喘。
“陛下,按考成法考评京师官员的结果出来了——合格的……合格的不足二成!”
他顿了顿,语气里满是担忧。
“满打满算就六十七人合格,剩下两百六十人要么降职,要么得罢官。”
“这结果要是一公布,京官肯定得动荡,万一有人趁机闹事,怕是不利于大明社稷啊!”
朱厚照接过汇总表,指尖漫不经心地划过上面的数字,脸上没半点惊讶。
他抬头问:“德华,你在地方待了这么多年,该知道大明的读书人有多少吧?”
王琼愣了愣,没明白陛下为啥突然问这个,还是老实回答。
“回陛下,据去年的户部统计,全国秀才不下五十万,举人也有三万多,进士每年还能考两百多个。”
“那你慌什么?”
朱厚照把汇总表扔在案上,语气带着几分不屑。
“不合格的官员罢了,有的是读书人想补上来。”
“难不成你觉得,没了那些混日子的官,大明就转不动了?”
王琼心里“咯噔”一下,像是被人敲醒了。
是啊!
大明最不缺的就是想当官的读书人。
那些不合格的官员,本就是占着位置不干事,罢了他们,正好给有本事的人腾地方!
他之前光顾着怕“动荡”,反倒忘了这层关节。
“臣……臣明白了!”
王琼躬身行礼,语气瞬间坚定。
“是臣眼界窄了,只看到眼前的动荡,没看到长远的好处。”
“明白就好。”
朱厚照靠在龙椅上,眼神锐利起来。
“朕推行考成法,要的就是‘以事实为标准’——合格就留,不合格就滚!”
“该罚的罚,该降的降,该贬的贬,半分不能含糊!”
他顿了顿,声音沉得像铁。
“要是有人觉得不服,觉得朕的规矩太严,让他们尽管来找朕。”
“不过朕把话放在这,谁要是敢跳出来反对,敢暗地里搅局,朕去年斩张管事、今年审永康侯的刀,还没钝!”
这话里的杀气,听得王琼后背一凉。
他连忙躬身:“臣遵旨!臣回去后就按陛下的意思办,绝不让任何不合格的官员蒙混过关!”
“去吧。”
朱厚照摆了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