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张永传旨议新纲,帝叹懒政待礼官

坤宁宫到内阁的宫道上,积雪被踩得紧实。

张永提着袍角快步疾走,靴底碾过残雪,发出“咯吱咯吱”的急促声响。

他额角沁着细汗,连领口的盘扣都松开了两颗。

陛下要让内阁也搞工作计划表,这事关朝堂风气,半点耽误不得。

刚才走出暖阁时,他连喝口热茶的功夫都没顾上。

远远望见内阁衙门的朱漆大门,张永深吸一口气。

他理了理褶皱的官袍,快步迈了进去。

门房见是他,连忙躬身行礼。

“张公公,首辅大人在暖阁议事呢,小的这就去通报!”

“不用通报,我自己过去。”

张永摆了摆手,径直朝着暖阁走去。

刚到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杨一清的声音。

“都察院那套计划表太严了,要是咱们内阁也这么搞,以后怕是连喘口气的功夫都没有。”

张永掀开门帘,暖阁里的热气夹杂着茶香扑面而来。

李东阳正坐在案前翻着漕运奏报,杨一清站在一旁,眉头皱得很紧。

“李首辅、杨大人,咱家奉陛下旨意,来给二位传句话。”

张永躬身行礼,声音还带着几分赶路的急促。

李东阳连忙放下奏报,起身让座。

“张公公快坐,喝杯热茶暖暖身子,看这满头的汗,定是急着赶路吧?”

杨一清也收起愁容,给张永倒了杯茶。

“陛下有什么旨意,竟劳烦张公公亲自跑一趟?”

张永接过茶杯,却没喝,放在案上道。

“陛下听说都察院搞工作计划表效果好,让屠滽大人抓得实,那些混日子的官都老实了,心里高兴,就想着让内阁也搞一份。”

“陛下说,参照都察院的格式,每季度要办的事、负责人、时限、核查标准,都写清楚,后天就要看到。”

“要是办得好,以后六部、大理寺都要学着搞。”

李东阳端茶的手顿了一下,指尖摩挲着茶盏边缘。

他心里暗叹:这陛下真是想一出是一出,前几天刚推考成法,现在又要搞工作计划表。

不过……转念一想,都察院这几天的变化有目共睹,那些言官确实比以前勤快多了,这计划表,倒真不是虚头巴脑的东西。

杨一清却先开了口,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

“张公公,内阁管的事可比都察院杂多了,上到朝堂礼制,下到地方赈灾,哪件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哪能像都察院那样,只盯着民生督查和弹劾?”

“要是定了时限没完成,岂不是要被陛下问责?”

张永笑了笑,回道。

“杨大人放心,陛下说了,不用像都察院那样卡得那么死,重点是‘写清楚要办什么’,免得事情堆着没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