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守仁献策惊圣驾,帝授兵权赴户部

坤宁宫暖阁的门被轻轻推开时,王守仁还带着一身京营的风尘。

他刚从演武场赶来。

青色公服的袖口沾着点草屑,鬓角的汗还没干透。

他却半点不显狼狈,步履沉稳地走到殿中,躬身行礼:“下官王守仁,参见陛下。”

朱厚照正对着案上的保定府舆图出神,闻声抬头,见他这副模样,反倒笑了:“刚从营里来?没让你先换身衣服,倒是委屈你了。”

“为陛下办事,不委屈。” 王守仁直起身,目光清明。

“张公公路上已把保定府的事跟下官说了 —— 灾民围堵衙门,说到底是为了赈灾粮,不是真要作乱。”

朱厚照指尖点了点舆图上的 “保定府” 三个字:“那你说说,该怎么处置?别学刘大夏,一开口就是‘镇压砍头’。”

王守仁沉吟片刻,条理清晰地开口:“下官以为,得分两步走,既稳民心,又查贪墨,两边都不能偏。”

“第一步,先派一队京营士兵去保定府,但不穿甲胄,不带刀枪,只带粮食和药品。”

“到了地方先开仓放粮,给灾民熬粥,让他们知道朝廷不是不管他们,先把人心稳住。”

“同时让士兵跟灾民说‘陛下知道你们受了委屈,已派官查账’,把‘查贪墨’的话放出去,让灾民明白,闹事解决不了问题,等朝廷查清了赃官,自然会还他们公道。”

朱厚照挑眉:“就不带兵?不怕灾民继续闹,或是有人趁机挑事?”

“带甲胄反而会激化矛盾。” 王守仁解释道。

“灾民是饿怕了,不是疯了,给他们粮,给他们盼头,大部分人不会再闹。”

“真要是有挑事的,没了灾民拥护,就是孤家寡人,京营士兵徒手也能拿下。”

“第二步,让京营配合户部、锦衣卫、东厂查案。” 他话锋一转,接得自然。

“京营可以封锁保定府的粮仓、商号,不许任何人转移粮食财物,等户部核完账、锦衣卫抓到人,再一起清点赃物。”

“这样既防了赃官销毁证据,也能让灾民亲眼看着赃物被追回,更信朝廷。”

“说到底,灾民恨的是贪墨的赃官,不是朝廷,只要咱们把‘救民’和‘查贪’绑在一起,既能平了闹事,又能抓了赃官,一举两得。”

一番话,既没忽略灾民的难处,又没忘了查案的根本,听得朱厚照眼睛直亮。

这真是办实事的法子!比刘大夏那套 “砍头论” 强百倍。

“好!说得好!” 朱厚照猛地一拍案,起身走到王守仁面前,拍着他的肩膀。

“朕没看错你!就按你说的办!”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郑重:“本来朕已让户部、锦衣卫、东厂三方统一办案,现在你代表京营也加入进去 —— 算是‘第四方’,管着粮仓封锁和灾民安抚,没人能给你使绊子。”

“你在京营里挑三千人马,不用多精锐,机灵懂事就行,再带上徐延德和沈希仪。”

王守仁愣了一下:“徐公子和沈总兵?”

徐延德是定国公的孙子,上个月刚到京营历练,虽出身勋贵,却没架子,跟着王守仁学练兵,进步很快。

沈希仪是朱厚照特意挖到京营的人才,懂兵法,会观人,这两个月和王守仁合作操练,配合得极默契。

“对,就是他们俩。” 朱厚照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