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这只是动机之一

方从哲放下密信,痛苦捏捏眉心。

他现在有点明白了,勋贵、藩王、水师,都卷入了刺杀。

果然,文仪开口说道,“董其昌是外曾祖的学生,与王弘诲亦师亦友,关系非常好,难怪长辈们都对教士客气。

这不是上一辈的交情,是祖辈们自认为他们有开新学的功绩,邹元标、伯父文从简也是被祖辈影响了。

李天经的世交,青州陈氏,祖上出自山东水师将官,不仅是粮商盐商,在水师之中依旧有族人,代代都有子弟做济南德王、青州衡王的仪宾。

大哥已经令山东动手,您大概想不到,衡王和两个郡王现在都是教徒,衡王府仪宾的堂兄弟,是登莱水师的一个艟总,此人叫陈一敬,也是圣教三柱石之一杨廷筠女婿的堂兄。

陈一敬曾在辽东盖州驻守多年,妻子乃辽阳卫人,他有一个连襟叫李永芳,也就是说,陈一敬乃奴酋在山东的密谍头领。

而陈一敬还有一位远方堂弟,这位原本在辽阳,逃难时遇到夫君,他现在是夫君手下最大的掌柜,也是亲兵大将韩石的岳父。”

方从哲听的汗毛都竖起来了,双手抓头,面色惨白,啊啊嘶吼了两声。

文仪扶住他,“德清公何必如此,韩石、陈灵没有背叛夫君。陈一敬倒是被怒火中烧的韩石用刑交代了。”

方从哲喘息两声,颤抖喝了一口水,“老夫不是担心卫总制被身边人出卖,是藩王身为宗室却引狼入室。

还想起了王弘诲和冯应京,王弘诲乃琼州府士林魁首,是他令朝廷在琼州设立提学官,他还是海瑞举荐的同乡后辈,声望隆隆。

冯应京是凤阳府人,被人尊为淮西士人之冠,他逼死同为心学的李卓吾,又被保守的士子称为维护风化的义士,致仕之后入教。

这两人都是致仕入教,都与耶速会利玛窦交情匪浅,他们还是至交,还是各自家乡的魁首,一旦获罪,牵连无数士绅,地方大乱,大明朝啊…”

文仪皱眉,“他们都死了。”

老头摇摇手,“家族传承不会死,王弘诲未做过实务官,翰林院庶吉士,做过三届会试同考官,又去京城国子监提学,然后去南京国子监做祭酒多年,桃李满天下,最后从南京礼部尚书致仕,游历讲学二十年归乡。

老夫闭着眼睛猜,也知道王弘诲带领利玛窦立足,又把他介绍给自己所有的人脉,而利玛窦发现了士绅交往的规律,才提出融儒、补儒的传教方式,瞬间就把士绅历代交情串起来了。”

文仪再次皱眉,“德清公是说,您不知道这其中的任何事?”

方从哲苦笑一声,“老夫与他们不搭,怎么会知道其中纠葛。”

文仪无奈,“夫君和姐姐杀死王弘诲嫡孙,王昌言为胞弟报仇,却没立刻说服别人,但衡王向他们提供了夫君掌控山东的消息,陈灵又无意透露夫君缴获够多,陈氏还能从辽东知道海贸规模。

夫君被刺,王昌言只是个由头,衡王、陈氏、辽东都在提供消息,具体还需要查,但藩王不止衡王入教,南阳的唐王、洛阳的福王都在与教士交往,王世子朱由崧更是认为西学有益于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