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真了解伴读。
卫时觉到济宁换便装,带王好贤南下,离开山东就在晃悠,确实没有急着到江南。
反而部曲打旗直接到苏州买粮买布去了。
王好贤的舅兄在扬州有生意,卫时觉正在布局,与江南玩个简单的交换游戏。
单靠王好贤的舅兄不够,赵颜是高邮人,还得让赵家参与生意。
赵颜是心学泰州学派的人物,本就在朝中孤立,如今东林众正盈朝,他失去左右逢源的机会,忐忑不安之际,来了个另类盟友。
卫时觉一路感受江南的繁华,七月初七,还在赵家乡下别院。
苏州分守道房泰谦已经帮忙组织第二次‘采购会’了。
这是卫时觉写信交给他的任务,购买百万石糙米,房泰谦觉得根本不可能完成。
北方糙米是高粱、粟米、黍米。
江南糙米也是稻米,贵多了,每石一两本钱。
卫时觉图便宜,要采购百万石,每石五钱,根本买不到,价格就不对。
房泰谦令知府和县令打探了一下,苏州府挤一挤顶多十万石粟米,百万石根本不可能。
边镇流民又买不起粳米,卫时觉通信后,把一石从五钱提高到六钱,还是舍不得买粳米。↘
房泰谦请太湖周围知府帮忙问了一下,粟米加起来不足三十万石,且需要两个月。
卫时觉第二次通信,糙米提高到七钱。
房泰谦立刻请苏州大商购买。
回应者寥寥,没有就是没有,去其他地方收购,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人力,来来去去运输赚一钱,根本没意思。
第三次通信,糙米提高到八钱。
房泰谦替边镇悲哀,卫时觉是要量,不是要质,超过一两,没有采购的意义,说不准直接去采购糠麸,流民夏季吃糠咽菜,冬秋完全吃稀糠,无数人会生病而亡。
分守道衙门与知府衙门隔一堵墙,房泰谦今天第二次通知粮商采购。
还是没人答应。
一人坐在大堂,捏着眉心发愁。
孙承宗交代了,卫时觉乃师弟,帝师全是他的老师,最好尽力。
若买粳米,能给你联系百万石,到江南买糙米,低于一两,难为人嘛。
“参政!”
门口一声呼喊,房泰谦抬头,主薄带着一位风流倜傥的公子。
“参政大人,钱公子说他可以联系到糙米,但需要现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