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堡破烂的关墙上十几名挺拔的身影,没有缩脖子躲避严寒,眼神睥睨苍茫大地。
三千人的战兵守着一个破烂兵堡,却比卫时觉看到的宁远还雄壮。
因为他们没有设置乱七八糟的防御阵地。
哪怕在兵堡之中,也是蓄势待发,随时准备出击的样子。
骑兵只是护翼,车兵的盾车上,一排黝黑的炮口,后面两排刀盾兵,接着全是弓箭手和火铳兵。
站那里不动,都有一股毁天灭地的气势。
软弓、长箭,轻刀、快马。
这是大明军队的特点,也是破敌四利器。
远程武器在大阵中的占比达到一半,是历史之最。
朱元璋就靠这样的步兵大阵,把百万北元大军撵得仓惶而逃,一统山河。
北元骑兵对着车兵冲锋,迎接他们的不是刀盾,不是长矛的近战,而是火炮和铺天盖地的长箭。
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完善营阵,进一步压缩刀矛,配备更多的远程武器。
人人都说纪效新书的鸳鸯阵,却忘记戚继光所有大阵的关键是射兵。
纪效新书中篇幅占比最多的是远射。
直射、抛射、斜射、攒射、散射、吊射均有严格的规定。
大将军炮、佛郎机炮、鸟铳、抬枪、软弓、重弓、床弩等等如何交叉布置,事无巨细,均有说明。
但不管怎么样,士兵最重要的永远是士气。
西宁堡这三千人,战意昂扬,远超一路看到的边军。
三名身穿厚厚羊皮的汉子从堡内跃出,骑马来到爬犁前,对洪敷教和卫时觉哈哈大笑,
“洪赞画、卫校尉,黑某还以为年前慰军没兄弟们的份,听闻皇帝亲军前来,黑某准备再次过河,杀几个建奴感谢皇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注,接下来要作战,若不熟悉关外地理,很难理解明金双方的战事行为、将官选择,难免臆测双方在配合耍阴谋。
历史也没那么多阴谋,广宁平账也不能称为阴谋,国策是个选择,它的形成过程才是阴谋丛生地,咱们现在开始作战,应该称为博弈。
文字很难描述,图片介绍一下地理、双方对峙情况。↘
辽河,发源于河北平泉市光头山,流经河北、内蒙、吉林、辽宁四省,全长1345公里,注入渤海,流域面积21.9万平方公里,是我国七大河流之一。
明代九边之中的辽东镇,治地中心是辽阳。
沈阳那时候只是一个兵堡。
辽东这个词大量出现在明末的史料中,经常让人误以为辽东就是关外。
进而潜意识认为关外‘一体’,由此诞生一堆野史阴谋猜测。
天启朝开始,明末的大量史事,都发生在辽西。
辽东与辽西,有不可跨越的天然屏障。
20世纪之前辽河平原的地理情况,一个词概括:狂暴。
辽东镇中间沿着辽河西侧,有一个巨大的沼泽区。
即历史上有名的辽泽,它分南北两段,长达千里。
南段辽泽,范围在如今的新民、辽中、台安、盘山、北镇之间。
辽泽就是天堑。
使得辽西和辽东天然存在阻隔。
从秦汉开始,辽河东西联系必须走海岸绕过辽泽(这是唯一的陆地通道)。
隋唐征伐高句丽,均在辽泽吃尽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