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儿不是这个意思,大明九边军户的祖籍,七成是南人,大多是明初北伐的将士,您家祖籍也是松江府,按说彼此不该有这么重的隔阂,朝廷为何不让军户屯田呢,屯田总是被官府收走,导致军户也懒得开垦新田。”
卫时觉吭哧笑一声,“王覃啊,你没当过官,虽然我也没当过,但我知道,不能让军户一边屯田,一边军备,更不能让军户自给自足。”
“为什么?战力不够?”
“你这是书呆子想法,关外荒凉,不可能去开疆,军户全是将门的人,唐代割据的教训还不够吗?九边若能自给自足,那就是九个王,瞬间倒攻中原,南攻江浙,天下大乱,安禄山靠半个北直隶,就把唐朝搞垮了,这教训还不够可怕嘛。”
王覃恍然大悟,“父亲说南北之争是乡土生存,原来是这个意思,还是叔父大人脑子灵活。”
卫时觉沉痛摇头,“乡土生存,比我说的更严重,皇权不下乡,宗法才是百姓第一法。
南臣既是在保乡土,也是在保宗族,他们必须抢权,不抢权最先受害的是宗族,三代没有大员,宗族就没落了。反过来说,这也是南方宗族越来越多,北方越来越少的原因。
北方呢,也必须紧守武备,眼看就没什么物资财富,若让南臣掌握兵权,瞬间垮了。关键是军户得活啊,北臣不能再退了。
整体看,大明南财北武是必然结果。
九边到底该留下多少人,留下多少地,永远不会有个结论,因为人心不可能被满足。
土默特被张太岳驯化、察哈尔被宁远伯李成梁打残,本该是大家商量重整天下秩序的时候,偏偏张太岳突然去世了。
李成梁自己也变成问题,辽东将门太多了,拖延了朝廷决定的时间,不过二十年,东虏又代替鞑靼,成为大患。
这就是现在的情况,北方不靖,南北之争不会停止,只要有威胁,朝廷就得应对,只要应对,就得纳税,只要纳税,就有争斗。
南臣不可能为了灭虏,让北方再次豢养一支几十万人的大军,他们真的养不起。若为了灭虏,建一支大军,到时候欠饷,大军还不倒攻中原啊?
大家都是为了乡土安全、为了家乡百姓,这是当官立身之本,谁都没有错,也无法改变,只能期望朝廷出个能臣大将,尽快灭虏,大家一起迁民垦荒,否则大明被自己拖垮了。
税赋、军备、文武、土地、科举…大明朝一切环节都出现了问题,但归根结底,是同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