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七,一个炸裂的消息突然引动吵架的朝臣。
宣城伯卫时泰,闯乾清殿泣血上奏:
煌煌天朝,武事荒废,辽东累败,颓势不止,亡国隐现。
京营二十万大军沦为佃户,武勋罪不可赦,班军、宿卫、值军无操无械,朱明皇基动摇。
当今朝事艰难,税赋枯竭,文武嬉戏,放眼望去,无一可用。
皇权势衰,军户浑噩,国帑有限,重振兵事,迫在眉睫,京防虚设,宜训精兵,唯有帝掌。
臣请督练御马监内操,不增饷,不加械,有事出击,无事卫宫,以镇江山,守明祖业。
皇帝把宣城伯奏折送到内阁廷议。
东林、齐楚浙立刻集中大骂宣城伯祸世妖人。
两天时间,朝臣才查清楚宣城伯保护幼弟,为了一个舞姬,与英国公闹翻了。
天大的笑话,你可以到礼部谈呐。
朝臣急得头冒烟,改变不了结局。
勋贵是皇明祖训保护的人,宣城伯亲自下场,很难一下打倒。
这时候,皇帝轻飘飘问首辅刘一燝:宣城伯不过说了一句唯有帝掌,他就是祸世妖人,朕是不是祸世之源?
刘一燝立刻匍匐请罪,上书请辞。
皇帝直接把奏折给摔脸上。
八月二十,刘一燝妥协上奏,御马监可在四万皇城守卫中挑选壮卒,与武监一起内操组新营,避免增加国帑,训练精兵。
这是谋国之言,皇帝点头,赐名忠勇营。
司礼监秉笔魏忠贤提督御马监,宣城伯任忠勇营监督大将,拱卫皇城。
好像练兵权还在武勋手里,但是…内廷提督,武勋监督。
乾坤颠倒,朝臣又是一顿吵。
但这时候东林不参与了,事实已定,再骂只会起反作用。
自然而然的,清流攻向兵部尚书王象乾,是兵部无能,导致大明无兵可调,煌煌天朝,除了辽西和白杆,竟无一个可战之兵。
齐党立刻反击,王象乾不过任尚书半年,若非税赋掣肘,早灭东虏。
一提税赋,户部尚书、顾命大臣、楚人周嘉谟也拉下水了。
楚党立刻弹劾东林门生、广宁巡抚王化贞,掣肘经略熊廷弼。
东林又得下场,大混战不可避免上演。
这次刘一燝不搞平衡,他哪天致仕,就是齐楚浙三党大员陨落的时候,剩下的人失去庇护,东林可以慢慢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