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帝储粮应急解危 西厂挥师南下征

叶向高在江南士绅的怯懦中陷入绝望。

此时,乾清宫的粮仓里,正是一片忙碌景象。

新到的漕粮正从漕船上卸下。

麻袋堆叠如山,压得粮仓地面微微下沉。

朱由校站在粮仓前,静静地看着。

监工太监正用木尺清点数目。

他指尖划过麻袋上的 “吕宋贡米” 印记,嘴角勾起一抹淡笑。

“市舶司和外贸局送来的粮食,足有五十万石,够京城军民吃半年。”

户部尚书汪应蛟跟在一旁,擦着额头的汗,语气里满是庆幸。

“还好陛下早有准备,不然这次江南漕运断了,京城真要出乱子,百姓怕是要抢粮了!”

“早有准备?”

朱由校转身,眼神锐利如刀。

“朕是料到江南士绅会扣漕船,才提前三个月让市舶司从吕宋、暹罗购粮,让外贸局疏通海上航道。”

“他们以为扣了漕船就能逼朕妥协,太天真了。”

他顿了顿,手指指向粮仓东侧。

“传朕旨意,将这些粮食分一半存入常平仓,另一半按平价卖给百姓,每石比市价低两钱银子。”

“派锦衣卫盯着米店,谁敢趁机抬价,就抄家充公!”

汪应蛟连忙躬身应诺。

他心里越发敬畏,陛下的未雨绸缪,总是比所有人都快一步,连士绅的反扑都算得明明白白。

当日午后,政事堂内气氛凝重。

朱由校召集方从哲、魏忠贤、兵部尚书王象乾议事。

案上摊着南直隶的舆图,苏州港的位置被红笔圈出,旁边用朱砂标注着 “漕船被扣,士绅聚众要挟” 的字样,墨迹还没干透。

“江南士绅扣漕船,表面是抗税,实则是想逼朕放弃追缴逋赋,保住他们的田产和银子。”

朱由校指着舆图上的红圈,语气冰冷。

“可他们忘了,朕手里有粮,有兵,还有西厂,不怕他们闹,闹得越大,朕收拾他们的理由越足。”

方从哲上前一步,递上一份密奏,密奏上沾着江南的水汽。

“陛下,南直隶巡抚孙承宗刚送来急报,说当地豪绅以‘查抄徐家’为条件,要挟官府放弃追缴。”

“他们说,只要查抄了徐家的田产,就放了漕船,还愿意缴一半逋赋。”

“查抄徐家?”

朱由校挑眉,手指在舆图上 “松江府” 的位置点了点。

“哪个徐家?是前礼部尚书徐光启的家族?”

“正是!”

方从哲点头,声音压低。

“徐家在南直隶有田亩数千亩,却借着徐光启的功绩,从未缴过税,豪绅想借查抄徐家,试探陛下的底线。”

“他们觉得,陛下要是护着徐家,就不敢动其他士绅。”

魏忠贤在一旁冷笑,拂尘甩得 “啪” 响。

“一群不知死活的东西!徐光启是陛下信任的大臣,他们敢动徐家就是打陛下的脸,是谋逆!”

朱由校沉默片刻,突然笑出声,手指敲了敲案面。

“好啊,他们想查抄徐家,朕就成全他们。”

“让孙承宗配合,先查抄徐家的田亩账册,派西厂番役跟着,看看他们到底欠了多少税,欠了多少年,一笔一笔算清楚!”

方从哲愣了一下,语气带着迟疑。

“陛下,这样会不会寒了徐光启的心?他现在还在南京编修《农政全书》,要是知道家族被查抄,怕是会心生不满。”

“寒心总比让士绅觉得朕好欺负强。”

朱由校语气坚定,眼神里满是决绝。

“朕要让所有人知道,不管是谁,不管有多大功绩,只要欠了朝廷的税,就必须缴,就算是徐光启的家族也不例外!”

南直隶巡抚衙门内,气氛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