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君威如铁逆群臣 遗折泣血动天听

疏文上的红手印密密麻麻,像一片片血渍。

孙慎行紧接着开口,朝笏撞得地砖 “哐当” 响。

“陛下,《礼记》有云‘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举子皆是未来栋梁,杀之不合礼教啊!”

朱由校的声音从内书房传出,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礼教?他们围堵诏狱时,怎么没想过礼教?”

他顿了顿,语气转厉。

“张问达、孙慎行,你们是管吏部、礼部的,不是管朕的!退下!”

两人脸色惨白,却依旧跪在原地,膝盖死死粘在金砖上。

士林是他们的根基,举子若死,他们的官位也坐不稳。

“陛下,臣有话要说。”

黄克缵拄着拐杖,缓缓走出人群。

他年近七旬,鬓发早已斑白,脊背却挺得笔直,拐杖头磨得发亮,是多年叩拜留下的痕迹。

内书房的门 “吱呀” 一声打开。

朱由校站在门口,目光落在他身上,语气稍缓。

“黄尚书有何话讲?”

“陛下,李三才谋逆罪证确凿,杀之无妨。”

黄克缵顿了顿,声音带着沉痛,拐杖重重砸在地上。

“可举子们是被蒙蔽的!若全部诛杀,江南士绅定会罢市,漕粮恐难按时入京啊!”

户部尚书毕自严连忙附和,声音发颤。

“陛下,江南漕粮占全国七成!若士绅罢市拒缴,边军军饷、京城粮草都会断供 —— 后果不堪设想!”

这是最直接的威胁,也是最现实的难题。

朱由校的脸色沉了下来,指尖攥得发白。

他知道毕自严说的是实话,可他更清楚:一旦退让,之前的铁血清洗就成了笑话,锦衣卫会再次失控,东林余党会死灰复燃。

“朕意已决!”

他猛地转身,摔上内书房的门。

“谁再敢求情,与举子同罪!”

门外的官员们瞬间沉默,只能眼睁睁看着内书房的烛火,在夜色中孤独燃烧,映出门上的龙纹,狰狞而落寞。

黄克缵望着紧闭的房门,拐杖重重砸在地上,发出一声闷响,眼里满是绝望。

小主,

翌日天刚亮,一份辞官疏被送到内书房。

黄克缵在疏中写道。

“臣老迈无能,既不能劝陛下仁恕,又不能压服士绅,愿辞官归乡,以谢天下。”

字迹苍劲,却透着难以掩饰的无力。

朱由校看着辞官疏,冷笑一声,提笔批道。

“黄尚书老成持重,朕倚重甚深,不准辞官,即刻回部办公。”

墨汁透纸,力透纸背。

批文传回刑部时,黄克缵正在翻阅《大明律》,指尖摩挲着 “君为臣纲” 的烫金字样。

看到 “不准辞官” 四字,他缓缓合上书本,从袖中取出一个白瓷瓶。

瓶身上刻着细小的 “鹤顶红” 三字。

“上不敢背君旨,下不敢逆人心,臣唯死矣。”

他喃喃自语,将瓷瓶中的毒液一饮而尽,辛辣的苦味从喉咙蔓延到心底。

半个时辰后,刑部衙署传来消息:刑部尚书黄克缵服毒自尽。

消息像惊雷般炸响在京城。

刑部左右侍郎听闻后,当场让人抬来两口棺材,放在刑部大堂,棺材上贴着白纸,写着 “若陛下执意杀举子,我等愿随黄尚书而去”。

朝堂彻底震动,连之前不敢说话的非东林官员,都纷纷上疏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