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缪尔则兴奋地搓手,眼中闪着狡黠的光:“没问题!只要能扔炸弹,怎么改都行!我会让它比烟花还绚烂!”
于是,一种被命名为“铁砧-火语型投射器”的古怪装置开始被锻造、安装。
矮人学徒们挥舞铁锤,在熔炉旁打造出黄铜基座,每一道焊缝都透着矮人式的严谨;地精的助手则调试着扭力弹簧,释放卡榫的咔嗒声清脆悦耳。
装置融合了矮人风格的坚固黄铜基座和精密的俯仰调节齿轮,却配备了地精设计出来利用强力扭力弹簧和快速释放卡榫的投掷臂,可以一次性装填两枚“黏性火药桶”或数枚“烟雾信号弹”,射程虽不如火炮,但胜在快速、灵活,尤其适合中近距离的突袭和干扰,投掷时弹丸呼啸而出,留下一道硫磺色的轨迹。
这仅仅是开始。在改造火炮装填机构时,两人再次爆发争论,火药味弥漫在狭窄的炮舱里。
萨尔瓦多主张优化现有流程,减少冗余动作,他示范着如何用改良的炮刷和药包形状,让装填如钟表般精确;塞缪尔则想给他的“跳弹榴霰弹”和一种还在构思中的“燃烧霰弹”设计一种可以快速切换类似左轮手枪弹巢的供弹装置,草图上的齿轮链条密密麻麻,像蜘蛛网般复杂。
“异想天开!火炮不是你的玩具枪!战场不是游乐场!”
萨尔瓦多怒吼,铁锤砸在甲板上,发出沉闷的回响。
“死脑筋!效率!效率懂吗?!时间就是生命!”
塞缪尔尖叫,手指飞快地转动模型弹巢,火花从缝隙中迸射。
最终,在默言的协调下,他们达成了一个折中方案:萨尔瓦多负责改进标准实心弹的装填流程,通过优化炮刷、药包形状和人员站位,将齐射间隔缩短了宝贵的一到两秒,炮手们的动作变得行云流水。
而塞缪尔则被允许在几门指定的副炮上,试验他那套复杂但理论上能快速更换弹种的“快速供弹模块”。
前提是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测试,并且每次使用后都要彻底检查,默言亲自监督每一次试射,确保风险可控。
船上的空间也被重新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