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疫病风波

四是将患者严格隔离,其呕吐物、排泄物需以生石灰覆盖深埋,所用衣物器皿皆需沸水煮烫。

起初,民众将信将疑。

但“济世堂”的郎中和伙计们身先士卒,毫不避讳地深入疫区边缘,亲自示范,并免费发放部分皂角和草药。

更有“南风记”的伙计,冒着风险,从尚未被封锁的区域调运来一些粮食,熬制稀粥,分发给困顿的百姓。

渐渐地,一些严格按照此法行事的家庭,果然未见染病,或病症极轻。

活生生的例子摆在眼前,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效仿。

煮沸饮水、洗手净屋,这些看似简单的举动,在唐城县及周边乡镇,逐渐形成风气。

虽然依旧不断有人死去,但疫情的蔓延速度,似乎真的被遏制住了那么一丝。

“济世堂”和其背后的“南风记”,在这片被死亡阴影笼罩的土地上,悄然赢得了难得的声誉与感激。

伪宋,汴京,李沅寓所。

“陆明”前来拜访,二人品茶间,自然也谈到了京西路的疫情。

李沅面露忧色,叹息道:

“天灾无情,生灵涂炭。听闻太医局已派人前往,只盼能早日控制住疫情才好。”

“陆明”放下茶盏,神色平静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意。

“天灾固然可畏,然人祸亦不可不防。小弟近日翻阅杂书,见前朝笔记有载,大疫之后,常因尸骸处理不当、水源污染而致疫情反复,死者枕籍。可见,防疫之要,有时更在治本清源,阻断传播之径。譬如严控水源、注重洁净、妥善处置污物,或许比单纯用药更为关键。”

他没有提及任何关于“济世堂”或“南风记”的事情,只是从一个博闻强识的士子角度,分享了一种侧重于公共卫生防疫的思路。

李沅闻言,若有所思。

“贤弟此言,确有道理。治病救人固是医者本分,然防患于未然,杜绝疫病滋生蔓延之土壤,或许更是为政者应思之事。此番疫情,地方官府只知封锁、祈神,于这些细致入微的防疫举措,似乎……有所欠缺。”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对现行应对措施的不满与反思。

陈朝,别苑静室。

陈稳闭目凝神,周身气息沉凝。

他并未刻意去感知远方,但京西路那片区域骤然升腾起的、混杂着大量“死寂”、“混乱”、“污秽”意味的异常“幽能”波动,如同墨汁滴入清水,在他那玄妙的“势运初感”领域中,显得格外刺目。

小主,

与此同时,一股微弱却坚韧的、带着“净化”、“秩序”意味的势运,如同细小的泉眼,开始在那片污浊的“幽能”区域中顽强地涌现,并试图向外扩散,净化周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