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既定,行动刻不容缓。
陈稳深知,想要有效地在伪宋南方“播撒荆棘”,加深其统治成本,仅靠远程指挥和情报传递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有人亲临其境,准确掌握当地的民情、官场生态以及潜在抵抗力量的实际情况,方能因势利导,精准施策。
而这个人选,非他莫属。
不仅因为他拥有“势运初感”,能更直观地感知局势变化,更因为只有他,才能在最关键时刻,做出最符合长远利益的决断。
“此次南下,我需亲自前往。”
陈稳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目光扫过略显担忧的五臣,最终落在石墩身上。
“石墩,你随我同去。”
石墩闻言,精神一振,立刻抱拳。
“末将领命!”
他正愁一身本事无处施展,潜入敌后,评估军事潜力,进行战术指导,这正是他最擅长的领域。
张诚沉吟道。
“君上亲自前往,是否太过冒险?南方如今必是龙潭虎穴,铁鸦军定然布控严密。”
王茹也面露忧色。
“是啊君上,您万金之躯,关系重大,不若派遣得力干将……”
陈稳抬手,止住了他们的劝谏。
他目光沉静,缓缓阐明此次必须亲行的理由。
“南方情势复杂,非身临其境,难以真切体会。”
“‘势运初感’虽能见大势,却难察细微人心之变。”
“何为可扶持之豪强?何处有官逼民反之隐患?哪些抵抗力量值得投入资源?哪些又是陷阱或乌合之众?”
“这些判断,需基于对当地民情、吏治、经济乃至乡俗的深入了解。”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凝重。
“‘播撒荆棘’之策,关键在于‘顺势’与‘隐蔽’。”
“若判断失误,或操之过急,非但不能加深其统治成本,反而可能打草惊蛇,助其快速清理隐患,甚至暴露我方意图。”
“此等关键抉择,非我亲至,难以放心。”
他看向石墩。
“石墩精通军事,善于评估战力,辨识人才,可助我甄选、引导那些有潜力的抵抗力量,传授其游击骚扰、保存实力之法。”
“此行,非为逞匹夫之勇,乃是为‘成本战争’奠定胜基。”
众人见陈稳思虑周详,决心已定,知道再劝无益。
钱贵立刻道。
“下官立刻安排南方情报网络,全力配合君上行动,确保联络畅通,预警及时。”
赵老蔫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