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户部衙门内,同样一片忙碌。
张诚亲自坐镇,与属下官员核算着库藏。
“陛下有旨,礼单规格要高,显我大陈气度与诚意。”张诚指着清单,“锦缎五百匹,需最新织造、纹样华美者;瓷器三百件,以官窑上品为佳;茶叶千斤,选建州龙凤团茶;另有金银器皿、玉器、香料若干……”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
“除此之外,另备精铁五千斤,良弓三百张,箭簇五千枚。此非贡品,乃示我朝武备之精,与契丹合作之诚意!”
下属官员心中凛然,明白这份礼单不仅是为了展示富庶,更是隐含威慑与合作的深意。
既要让契丹看到与大陈交好的利益,也要让其明白大陈的实力,绝非可以轻侮之辈。
各项物资被迅速从库房中调拨出来,进行分类、包装、打点,准备随使团一同出发。
……
与此同时,光幕彼端,伪宋境内。
一支伪装成大型商队的队伍,在夜色的掩护下,悄然离开了汴梁。
队伍规模不小,装载着绸缎、瓷器、茶叶等货物,看起来与寻常北上贩运的商队无异。
但若仔细观察,便能发现护卫之人皆身形矫健,眼神锐利,行进间隐隐带着行伍气息。
为首的“商队首领”,更是枢密院精心挑选的一位沉稳干练的武官。
他们选择的路线极其隐秘,并非径直向北,而是先向西行,试图利用一条铁鸦军提供的、极不稳定的狭小通道,绕过陈朝边防最严密的区域。
这条通道的存在,是铁鸦军残存影响力的体现,但其不稳定性,也意味着巨大的风险。
队伍中的每一个人,都清楚自己肩负的使命,也明白此行九死一生。
……
数日后,大陈朝堂。
陈稳正式下旨,任命左司谏、知制诰范质为北宣抚使,兵部职方司郎中韩微为副使,组建使团,出使真实契丹。
旨意中明确,使团任务是“宣示大陈威德,结交北邻,共商边境安宁、通商互利之事宜”。
未提伪宋半字,但朝堂上下心照不宣。
小主,
范质虽年迈,接到旨意后,并无推辞,坦然受命,在家中焚香沐浴,拜别宗祠后,便即刻前往驿馆,与副使韩微及一众随员汇合。
韩微年富力强,对此次任务充满跃跃欲试之情。
陈稳在使团出发前,于宫内偏殿单独召见了范质与韩微。
没有过多的仪仗,只有君臣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