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契机初现

河北战线的短暂平静,并未能缓解汴梁城内紧绷的神经。

尤其是对于肩负着“肃清内患”重任的靖安侯钱贵而言,时间的流逝,每一刻都如同在炭火上煎熬。

陛下的十二个时辰期限,如今已过去大半。

夜色再次笼罩汴梁,巡察司的临时指挥中枢内,灯火刺眼,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茶碱味和一种近乎凝滞的压抑。

钱贵双眼赤红,如同择人而噬的困兽,面前桌案上堆积着厚厚的卷宗、口供笔录以及标注得密密麻麻的城防舆图。

三个名字,如同三根毒刺,扎在他的心头。

孙敬、李从善、福安。

陛下授予了他“更直接试探”的权力,但他清楚,面对如此狡猾的对手,一旦打草惊蛇,很可能前功尽弃,甚至被对方反咬一口。

他需要的是一个确凿的证据,一个能将其一击毙命的契机。

“侯爷,这是对三人及其相关人等,过去十二个时辰内所有行踪、接触人员的交叉比对分析。”

一名面容憔悴但眼神锐利的文书参军,将一份墨迹未干的分析报告呈上。

“还有,这是从澶州紧急送回的,关于劫狱现场残留物证的进一步查验结果,以及……对永通坊那个茶铺老板赵四的第三次突审口供。”

钱贵一把抓过报告,目光如电,飞速扫视。

孙敬,今日以核查军械库为由,两次接近宫城西门,与值守军官有过短暂交谈,内容正常,但其随行小吏中,有一人曾借故离开视线约半炷香时间。

李从善,整日埋首刑部卷宗库,看似勤勉,但其调阅的案卷中,混杂了数份关于汴梁地下暗渠分布的陈旧图纸。

福安,行为最为规矩,几乎未离开尚衣局,但其手下一个小太监,傍晚时分曾以送洗熨衣物为名,前往内宫一处偏僻院落,而那院落,靠近冷宫,早已废弃多年。

这些线索,单独看来,似乎都算不得什么。

孙敬核查军械合情合理;

李从善查阅旧图纸或许是为了某个陈年旧案;

福安手下小太监走错路也情有可原。

但在钱贵眼中,这些看似无关的碎片,正隐隐指向某个共同的方向。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脑海中飞速整合着所有信息。

澶州劫狱,对方动用了“湮灭雷”干扰外围,强攻内院。

汴梁刺杀,对方精准避开了部分暗哨,时机把握极佳。

“血月”之夜,多处骚乱同步爆发,指挥协调绝非易事。

这说明什么?

说明铁鸦军在汴梁城内,必然有一个或多个高效、隐蔽的通讯指挥节点!

这个节点,需要足够安全,不易被察觉,并且能够相对快速地传递信息,协调行动。

他的目光,猛地落在了李从善调阅的“地下暗渠分布图”上!

汴梁城下有前朝乃至更早时期修建的、错综复杂的暗渠系统,很多早已废弃,成为被人遗忘的地下迷宫。

那里,不正是设立秘密指挥点,藏匿人员物资,进行隐蔽通讯的绝佳场所吗?

而孙敬接近宫城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