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防御使府的正堂内,气氛庄重而隐隐带着一丝振奋。
陈稳麾下的核心班底——张诚、王茹、石墩、钱贵、赵老蔫等人尽数在列。
堂中央悬挂着一幅巨大的三县舆图。
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细小旗帜和标记。
清晰地标注着农业区、工坊区、军营、粮仓、水利设施等关键节点的现状。
这是陈稳定下的季度例会,旨在盘点“深根固本”战略推行以来的成果。
并规划下一步方向。
张诚作为总揽民政后勤的负责人,率先起身。
手中捧着一摞厚厚的籍册,声音洪亮,带着难以抑制的喜悦。
“使君,诸位!自使君定策,全力推行‘深根固本’以来,我三县之地,可谓日新月异!”
他走到舆图前,手指划过洛川、安平、临河的大片区域。
“农政方面,去岁冬及今春,借使君之力,兴修大小水利十七处,开垦新田四万八千余亩。”
“春耕夏耘,皆顺天应时,加之……嗯,风调雨顺,”
他含糊地带过了能力赋予的作用,但在场众人都心领神会。
“眼下夏粮长势极佳,据各乡老农预估,若无特大天灾,今夏收成,较去岁同期,至少能增五成!”
“各义仓、常平仓皆已充实大半,存粮足够我三县军民支用一年半以上,尚有余力接纳流民!”
堂内响起一阵低低的赞叹声。
乱世之中,粮食就是命脉,就是底气和根基。
张诚继续道。
“工坊革新,成效尤为显着。赵老蔫,你来说说。”
赵老蔫有些拘谨地站起来,搓着满是老茧的手,脸上却泛着红光。
“禀……禀使君,诸位上官。”
“工匠营如今分为甲、乙、丙三等,各司其职。”
“在……在那个‘特别关照’下,”
他小心地避开了敏感词。
“甲字坊已能稳定产出冷锻瘊子甲,月产可达五十领!”
“乙字坊专攻神臂弓,月成弓三十张,弩箭千支。”
“丙字坊负责军械维护、农具打造及日常用具。”
“新式水排已投入使用,大大提升了铁料冶炼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