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势如潜龙出渊,不可阻挡。
临河、安平、洛川三县,作为陈稳的根基之地。
在这股大势之下,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
有了“澶州防御使”的正式名分和“便宜行事”之权,陈稳推行各项政策的阻力大减。
他将“能力赋予”更系统、更隐蔽地应用于内政、军工与练兵之中,使得三县的建设与发展日新月异。
田野阡陌纵横,水利设施不断完善,粮食储备日益充盈。
工匠营规模扩大,产出激增,不仅能源源不断地为军队提供精良的装备。
甚至开始有一些改良的农具、织物流向市场,改善了民生。
靖安军的规模在严格控制质量的前提下稳步扩编。
新兵在老兵的带领下,经受着严苛而高效的训练,战斗力与日俱增。
整个三县之地,呈现出一种迥异于这个时代普遍混乱与衰败的、秩序井然、生机勃勃的气象。
这一切,都如同坚实的基石,牢牢地支撑着陈稳不断上升的地位与声望。
这一日,陈稳在洛川县巡视新垦的屯田,与老农询问冬小麦的长势。
张诚从后方赶来,递上了一封来自澶州的密信。
信是柴荣亲笔所书,内容除了一些日常的军政通气外,末尾看似随意地提了一句。
“近日汴梁多有使者往来于各镇之间,文仲处或亦将有客至,可留意之。”
陈稳看完,将信纸在指尖捻动,目光微凝。
汴梁的使者?
这意味着朝廷,或者说隐帝,在经历了高平之战的震撼后。
终于开始更积极地动作起来,试图重新梳理与各地强藩。
尤其是与如日中天的澶州集团之间的关系。
这既是试探,也可能蕴含着分化与制衡。
“该来的,总会来的。”
他低声自语,脸上并无太多意外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