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看来,是不能再拖了。”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看向陈稳:
“文仲,你自焦土镇而来,于艰难中创立基业。”
“安抚流民,整饬武备,皆井井有条。”
“依你之见,这临河乱局,当如何处置?”
这已不再是询问军事,而是考校政事。
陈稳心知,这是柴荣对他能力的进一步试探。
也是将他真正纳入核心决策圈子的信号。
他凝神思索,焦土镇的经验与这一路来的见闻在脑中飞速闪过。
片刻后,陈稳沉声开口:
“使君,临河之弊,根在吏治,乱在民生。”
“若只派兵剿匪,如同扬汤止沸,匪患暂平,民怨未消,遇灾则复起,非长治久安之策。”
“哦?”
柴荣身体微微前倾。
“详细说来。”
“卑职以为,当剿抚结合,标本兼治。”
陈稳思路清晰,言辞恳切。
“首要者,需以雷霆手段,迅速稳定局势。”
“当立即锁拿贪官周韬,查抄其家,以安民心,亦可将抄没之财货部分用于应急。”
“同时,派遣精锐小队,剿灭为首之悍匪,以立威示警,此为‘剿’。”
“其次,关键在于‘抚’。”
“灾情与贪官是乱因。”
“当务之急是给百姓一条活路。”
“可效仿焦土镇旧例,行‘以工代赈’。”
“以府库钱粮为资,大规模招募流民,饥民。”
“重修水利,加固堤坝,既解水患之危,亦使民得食,此为一举两得。”
“此为‘抚’之基。”
“再者,需整饬吏治,选拔贤能。”
“临河县衙已不可信,当从州府选派干员。”
“或从当地选拔素有清誉,熟悉民情之士,暂代县务,重建秩序。”
“严明法度,清丈田亩,减免受灾区域赋税,使民休养生息。”
“同时,鼓励商贸,恢复那条商路,使物资流通,民生方可渐复。”
陈稳的声音不高,但每一条都切中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