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剿黑风寨的计划已定,但箭在弦上,却并未立刻发出。
陈稳深知“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在发动致命一击前,必须确保后方稳固。
而眼下焦土镇最紧迫的内部问题,除了粮食,便是水。
夏季的雨水并不总是可靠,仅靠镇边那条水量不大的溪流,灌溉新开垦的田地尚且勉强。
若要支撑不断增长的人口和未来可能的手工业发展,无异于杯水车薪。
修建一座能够蓄水、调节水量的水库或水塘,并开挖引水渠,已成为关乎生存和发展的头等大事。
于是,在紧张备战的气氛中,焦土镇另一项宏大的工程
——水利建设,也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这一次,陈稳将8倍能力的重心,放在了技术攻关和组织协调上。
选址是之前就勘察好的,在镇子上游一处地势相对低洼、两侧有山脊环抱的谷地。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却给了所有人一个下马威。
工程初期,凭借人多势众和一股子热情,清理植被、划定坝基进展顺利。
但到了最关键的核心环节——修筑夯土坝体时,问题接踵而至。
首先是夯土效率低下。
传统的木杵夯土,全靠人力反复捶打,进度缓慢。
而且夯出的土层密实度不均,这样的坝体根本经不起雨水浸泡和冲刷。
“头儿,这样不行啊!”
负责这段工程的赵老蔫。
也就是之前小河村那个老猎人,因做事踏实被提拔为小队头目。
此刻,他正抹着汗。
愁眉苦脸地对前来巡视的陈稳说。
“兄弟们手都震麻了,一天也夯不了多高,眼看雨季快来了,这坝……”
陈稳看着眼前进展缓慢的堤坝,眉头微锁。
他蹲下身,抓起一把夯过的土,在手中捻了捻。
8倍的触感让他立刻察觉到土质和密实度的问题。
“工具和方法都得改。”
陈稳站起身,目光投向工坊方向。
“石墩!”
铁匠石墩小跑过来,他身上也沾满了泥土。
水利工程需要大量的铁制工具,他的工坊几乎是连轴转。
“石墩,我们需要更重的夯具。”
“用整块巨石,中间凿孔,穿上粗木杠,做成需要四人甚至八人抬动的石夯!”
“重量上去,夯击的效果才能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