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从贸易结算到价值储藏

稳定!

在窗外那个法币价值如同瀑布般崩溃的世界里。

这种“稳定”,本身就代表着一种令人心安的、近乎神迹般的力量!

一个疯狂的念头,闪电般击中了阿里。

他看着自己银行账户里那些正在不断贬值的里拉数字,又看了看IfPay钱包里那串稳定的HQC数字。

他做出了一个或许将改变他后半生命运的决定。

他立刻联系了红旗集团在土耳其的办事处。

“我想要兑换红旗稳定币。”他对着电话,声音有些颤抖,“用我的里拉,不,用我公司名下的这块土地作为抵押!我要把我所有的资产,都换成红旗稳定币!”

电话那头的办事处人员,在短暂的沉默后,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一分钟后,阿里·科奇已经将自己毕生的积蓄,成功地兑换成了一串闪烁着淡蓝色光芒的HQC红旗稳定币。

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自己仿佛抓住了一块在滔天洪水中,唯一不会下沉的方舟。

他或许还不完全明白那些复杂的金融逻辑。

但他明白一个最朴素的道理:

一种能随时换到面包、汽油和厂房的东西,远比银行里那些每天都在缩水的数字,更值得信任。

小主,

阿里·科奇的行为,不是孤例。

这个最朴素的道理,正在全球那些被恶性通胀所蹂躏的土地上,如同燎原的野火般,迅速蔓延。

阿根廷的农场主,开始将收成的利润,兑换成红旗稳定币,以抵御比索的崩溃。

尼日利亚的石油商人,宁愿冒着违约的风险,也要坚持使用红旗稳定币进行结算。

普通人或许无法直接参与大额的资产兑换,但他们开始在黑市上,用不断贬值的本国货币,去高价求购哪怕只是零点几个HQC。

在这些国家的民众眼中,红旗稳定币,已经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支付工具。

它变成了抵御财富被洗劫的“数字黄金”。

一个可以让他们用劳动换来的价值,得以安全储藏的“数字避风港”。

红旗稳定币的属性,在没有任何官方引导的情况下,正在发生一次深刻的、由市场自发推动的进化——从“贸易结算”,走向“价值储藏”。

……

这场自下而上的“货币起义”,很快就引起了更高层面的注意。

巴西,巴西利亚。

总统府内,一场关系到国家金融安全的紧急会议正在召开。

巴西央行行长,正神情凝重地向总统汇报。

“总统先生,根据我们最新的数据,在过去的三天里,有总计超过两百亿美元的资本,通过各种我们无法监控的灰色渠道,从我们的金融体系中流出。而它们最终的目的地,都是同一个——红旗稳定币。”

“不仅如此,”他顿了顿,说出了一个更惊人的消息,“我们国家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巴西战略发展基金’,其管理者在昨天,未经授权,擅自动用了五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也去兑换了红旗稳定币!”

“什么?”总统大惊失色。

这已经不是民间行为了,这是国家核心金融资产的“叛逃”!

“我建议,立刻将此人免职,并下令,禁止国内任何实体与个人,持有和交易红旗稳定币!”一位保守派的经济部长义愤填膺地说道。

然而,巴西央行行长却摇了摇头。

他调出了一份对比图。

“请看,这是我们持有的美元资产,在过去一周的实际购买力变化,因为美联储的量化宽松,它缩水了近百分之三。”

“而这是那五亿美元兑换成的红旗稳定币,它的购买力,相对于全球一揽子大宗商品,保持了完美的稳定。”